特种设备安全是民生安全与产业发展的 “生命线”。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作为辖区内特种设备检验的核心力量,2024年全年完成各类特种设备检验逾3万台套。面对区域跨度大、设备类型繁杂、企业需求多元的挑战,分院以“一线检验敢攻坚、后勤服务善托底”的协作模式,持续优化服务质效,用专业与坚守赢得企业信赖,为辖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筑牢 “防护网”。
一线攻坚:“硬核担当” 排隐患
在特种设备检验现场,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的检验人员始终是直面风险的“先行者”。无论是攀登数十米高的塔吊排查结构隐患,还是钻进密闭油污的容器罐体检测承压数据,即便面临高温、高空、高危的作业环境,他们从未退缩,以脚步丈量安全边界,用技术守护设备稳定。
承压类检验骨干徐阳明与童百喜,便是一线队伍中的 “标杆”。2001年,刚毕业的徐阳明加入特检队伍,二十余载深耕承压设备检验领域,从理论扎实的新人成长为能攻克复杂难题的核心带头人;而立之年的童百喜,则在行业改革整合时主动转型,告别整洁的办公环境,换上厚重易污的检验服,肩扛数十斤的检测设备奔走一线,近二十年磨砺中蜕变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两人不仅多次参与武汉石化、金澳石化等重大项目检验,日常工作中更以 “零疏漏” 态度完成每一次检测,还将实战经验倾囊相授,助力年轻检验员成长。在一次气体厂专项检验中,他们精准发现 6 处隐蔽泄漏点——此类隐患若未处理,易引发爆炸、中毒事故。两人顶着高温反复调试,采取加固密封、更换阀芯等措施,整改后又加班复检,单日便为企业守住安全底线。
特检工作是“脑力活”(需掌握材料、焊接等专业知识)、“体力活”(需携带重型设备户外作业),更是“良心活”(细节关乎生命安全)。众多像徐阳明、童百喜这样的一线检验员,以青春赴使命,用专业诠释 “硬核担当”。
后勤尽责:“暖心专业” 优服务
如果说一线检验是“冲锋的战士”,后勤服务便是“稳固的后方”。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的后勤岗位上,既有技术保障的“定心丸”,也有窗口服务的“贴心人”。
质量技术办公室的叶佳,是承压类特种设备领域的“技术尖兵”。深耕行业20余年的他,以高级工程师身份入选省级专家库,手握多项资质证书,不仅研发获 2 项发明专利、发表多篇专业论文,更扛起检验质量 “把关” 重任:每年组织报告抽查、质量体系评审、仪器校准、风险预警等工作,哪怕任务繁杂也从不懈怠。他总说 “质量是根,技术是魂”,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耐心帮企业解决业务难题,用专业为检验工作筑牢 “质量技术的安全防线”。
业务室的杨光大姐,则是企业眼中的 “服务标杆”。20年来,她将青春奉献给窗口工作,2024年单是检验报告打印就超 3 万份,日均达 125 份。从确认报告状态、加盖印章,到分类分发、归档保存,她摸索出 “查询 — 打印 — 盖章 — 分发 — 归档” 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每一步 “零差错”。遇到企业集中年检、急需报告时,她主动加班到深夜,用 “不打烊” 的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正如她所说:“我们的窗口是连接一线与企业的‘桥梁’,每份报告都连着安全。”
双岗同心:“坚守聚力” 筑防线
一线的 “攻坚力” 与后勤的 “保障力”,虽岗位有别,却始终 “同向发力”。没有一线检验员冲锋在前,后勤服务便失了 “落点”;没有后勤人员的细致支撑,一线攻坚便少了 “底气”。 这种 “一线敢闯、后勤敢保” 的默契,是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守护安全的关键。
从检验现场 “汗湿的工装”,到办公室 “熬夜的灯光”;从徐阳明、童百喜的 “二十年攻坚”,到叶佳、杨光的 “二十载守护”,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信念,将个人担当融入特检事业。
放眼未来,该院将继续以 “匠心” 为笔、“坚守” 为墨,凭双岗合力筑牢安全防线,为辖区民生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通讯员吴超 博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