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正从蓝图变实景 近百个重大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湖北治水现代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 (视界网 刘昆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孟梦 高媛 实习生 袁旻

千湖之省,百川之地,水是湖北发展的最大资源禀赋,治水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

9月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党组书记、省湖泊局局长张俊勇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成功应对2021年、2023年汉江秋汛,2024年长江、汉江4次编号洪水,以及唐白河流域1975年以来最大洪水等重大汛情;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作用,2022年成功抵御1961年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

“十四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预计超3000亿元,居全国前列。目前,国家水网主骨架与省级骨干水网持续加密,县市“局域水网”逐步畅通,“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正从规划蓝图一步步转化为实际图景。

张俊勇介绍,立足现有基础,湖北已谋划 “十五五” 水利蓝图:推进重大项目近百项,计划投资3500亿元,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完善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夯实民生水利保障体系、完善水利现代化治理管理体系,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十四五”投资3000亿元建设现代水网

8月31日,引江补汉工程迎来节点——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的下游消能防护区完工并启动充水,较原计划工期提前一年,为项目取水口后续建设按下“加速键”。该工程作为国家“三横四纵”水网主骨架,建成后将实现三峡与丹江口水库“握手”,使中线工程北调水量提升至115.1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位于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的姚家平水利枢纽眼下正在抓紧施工,总投资66亿元的工程是清江流域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省构筑“荆楚安澜”现代水网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峡谷间,要浇筑175米世界第一高的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恩施市城区的防洪标准。

这两大工程是湖北水网建设的缩影。2022年8月湖北成为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围绕“三江千湖,北送东流”格局,谋划4类157个重点项目,构建全域水利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湖北水利建设投资预计超3000亿元,居全国前列,国家水网主骨架、荆楚安澜骨干网正在织密织牢。张俊勇介绍,引江补汉工程全线提速,杜家台等长江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加快,长江中游防洪体系更加完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运行,姚家平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水资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作为水网“最后一公里”,县市“局域网”进一步畅通、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正加快推进:十堰鸳鸯池水库等重点中型水源工程建成,新增供水3亿立方米,可满足150万人年均用水;武穴北灌区新建扩建项目大金刘元隧洞工程,采用盾构技术自动掘进,效率与安全双提升。

超千万农村人口实现饮水升级

“襄北水厂通水后,水压足、水质清!”汉川市新堰镇六合村村民段三华拧开水龙头的笑容,折射出湖北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效。总投资5亿元的襄北水厂是全省农村供水重大水利项目之一,共整合关停13个乡镇水厂,惠及40余万群众。

在潜江市,当地依托西南片区引调水工程,通过城区泽口水厂将优质的汉江水源,输送至张金镇等偏远区域,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这些供水工程,正是湖北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生动缩影。“十四五”期间,湖北实施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推动59个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1000余万农村人口实现饮水升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覆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离不开长效的管理机制。在武穴市中心水厂数字孪生总控室,水质数据与设备状态实时跃于屏上,这种“云端治水”模式已成为湖北水利管理新常态。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农村供水领域,数字赋能已成为新阶段治水的必然要求。

张俊勇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不仅建成智慧江汉平台一期、河湖长制、荆楚水库等管理平台,漳河、兴隆等数字孪生试点工程投用后,防汛抗旱调度管理更加高效。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起势发力,湖北水利改革发展也在向纵深推进。为激活水利资源价值,湖北率先启动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目前全省水权交易单数、水量已分别位列长江流域省市第一和第三。

20个省级幸福河湖加快建设

湖北因湖而兴,因湖而盛,“千湖之省”是湖北的一张亮丽名片——列入省级名录保护的湖泊有755个,等级以上河流4230条。众多河流湖泊赋予湖北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给管护治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十四五”以来,湖北如何进一步保护好湖泊、发挥水优势、彰显湖泊魅力?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建设幸福河湖。”张俊勇介绍,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项目莺河已高标准建成,慈湖等20个省级幸福河湖加快建设,“十四五”以来,湖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63平方公里,恢复五大湖泊水面面积245平方公里,东湖、金湖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汉江、清江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

眼下,越来越多的河湖重新焕发生机。

在恩施州冷水河流域,通过入河排污口整治、河道采砂规范、非法捕捞打击等行动,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天门市积极开展重点河湖综合治理工作,张家湖、华严湖逐步重焕生机,曾经离去的白鹭等水鸟重新归来,构建起充满生机的生态群落。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库区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岸线长达2313.2公里。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高红民介绍,为守护这一泓清水,十堰与上游建立鄂豫陕及汉中等“三省五市”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十堰市组建2000多支环保志愿队,“人人都是守井人”理念深入人心,丹江口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