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跃上江岸,课堂随脚步启程
“江岸之光・行走课堂”
在此开讲
以脚步为尺,丈量英雄足迹
以心跳为钟,聆听烽火鼓角
一条条以英雄命名的街
就是一部立在热土上的史诗
触摸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记
每一处地标都藏着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红色沉浸剧游《烽火少年行》同步开启
红色精神的澎湃力量
让每一次互动都连着跨越时空的感动
(▲点击解锁红色剧游《烽火少年行》)
在这场追光之旅中
少年们有感而发
用AI工具再现英雄故事
以科技的力量
再现英雄人物和战时场景
感悟先辈的信仰和勇气
以及家国情怀的重量
△ AI动画作品截图
执笔书写跨时空对话
用文字抒发心中的赤诚与决绝
一场跨越80年的对话由此启程
△ 同学们提笔进行跨时空对话书写
让我们一起看看
孩子们在追光之行中的感悟
暑假里,我参加了《烽火少年行》活动,就像闯进了一段神奇的时光隧道,那些藏在历史里的英雄人物,突然变得亮晶晶的,跳到我眼前啦!
拿着手机扫描陈怀民路牌时,我的手有点发抖呢。没想到屏幕里飞出一架战机,轰鸣声好像在我耳边炸开!原来陈怀民叔叔开着战机和敌人拼命,最后连人带飞机都朝敌人冲过去……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心里又难过又佩服。张自忠路、郝梦龄路的故事也让我听得入迷,原来我们身边的路,都藏着这么壮烈的英雄呀!
闯关游戏可太有意思啦!我像个小情报员,歪着脑袋破解摩斯电码,盯着屏幕连线关键战役,趴在桌子上还原战略地图。每解开一个关卡,我都忍不住蹦起来——原来情报工作这么惊险,英雄们当年得多聪明、多勇敢呀!碰到不会的问题,我就找AI老师,轻轻一点,就把郝梦龄叔叔的誓言、张自忠将军的手书故事讲给我听,历史知识突然变得甜甜的。像糖果一样好消化!
以前我觉得“英雄”是书里遥远的文字,现在才发现,他们就在眼前:是路牌上闪亮的名字,是手机里鲜活的故事,是闯关时我咬牙坚持的劲儿。我要把这些英雄的精神藏在心里,以后遇到难题不害怕,好好学习,做个追着光、向着亮的新时代少年!就像活动里说的,让英雄的精神,在我们肩膀上长成新的山河!
未来的我:
你好呀!
当你翻开这封信,会不会想起小时候参加的那场“烽火少年行”活动? 你知道吗?陈怀民路、张自忠路、郝梦龄路,这些路我经常走呢。妈妈带我去江滩玩时,送我去图书馆时,都会路过。但我原来不知道,这几条路里,还藏着那么多的英雄故事。
走在这些路上,我好像能摸到历史的温度。听着讲解里的故事,我的眼前会冒出画面:陈怀民叔叔开着战机,朝着敌机猛冲过去,他眼神里满是坚定;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哪怕浑身是伤,也像个巨人,死死守着阵地。郝梦龄将军带着战士们往前冲,把热血都洒在了打仗的地方。还有孩子剧团的哥哥姐姐们,年纪不大,却勇敢极了。我仿佛看见小小的他们,抱着道具眼神坚定,在舞台上唱出“保卫大武汉”的力量,这让我懂得,爱国不分年龄,有勇气就能发光!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下定决心,将来要报考国防科技大学,像英雄一样守护祖国。我想发明智能的“守护网”,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安安全全的。80年后的你,是不是已经实现这个梦想了?咱们的国防科技是不是变得超级厉害,让所有人都不敢来欺负我们了?
不管未来的科技多么发达,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英雄故事,不要忘记从活动中获得的力量。愿你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国防事业里发光发热,守护好我们的祖国。
小时候的你
2025年7月28日
未来的我:
你好呀!当你打开这封泛黄的信时,武汉的夏天或许还是那样热得像蒸笼,但江滩边的梧桐树一定长得更高了。此刻,我和同学们站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的青砖灰瓦下,头顶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像极了纪念馆里那些老照片上斑驳的光影。
一、弹孔里的历史课
今天,讲解员阿姨带我们摸了一面墙——不是普通的墙,是1938年日军轰炸后留下的“伤疤墙”。手指触到那些凹凸不平的弹孔时,我忽然打了个哆嗦。阿姨说,这里曾是八路军战士们传递情报、救治伤员的地方,窗外就是轰隆隆的炮声和燃烧的房屋。
“那时候,武汉有100多万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打仗。”阿姨的声音轻得像风,“他们有的用步枪,有的用大刀,甚至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我低头看展柜里的一件展品:一顶磨破的军帽,帽檐上还沾着暗褐色的血迹。旁边写着:“这是陈怀民叔叔牺牲前戴的帽子。”
二、三封不会褪色的信
我们读到了三封“会说话”的家书。第一封是张自忠将军写的。他的字又大又有力,像要把纸戳破:“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老师说,张将军牺牲前,口袋里只装着两样东西:一支钢笔和这封没寄出的信。我忽然想起自己的书包,里面塞满了书本和零食——如果是我,会愿意把生命交给一张纸吗?
第二封是郝梦龄军长的信。他写给妻子的信里说:“我死国活,我活国死。”那时候,他的孩子才5岁。我想象着一个小男孩抱着爸爸的照片哭,却不知道爸爸已经永远留在了战场。如果我是那个孩子,会不会恨战争?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今天还能在教室里读书吗?
第三封最让我鼻子发酸。飞行员陈怀民叔叔在空战前给妈妈写:“我的身体虽然被炸碎,但我的心永远是中国心!”后来,他真的驾驶着燃烧的飞机撞向敌机,和敌人同归于尽。老师说,他的妹妹后来也当了飞行员,还把哥哥的照片贴在机舱里。这大概就是“英雄”吧——不是不会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依然选择向前。
三、给未来的三个约定
未来的你,一定过着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吧?也许已经坐上了会飞的汽车,或者用“脑机接口”上课?但有些东西,我希望你永远别忘:
1.每年清明,给“无名英雄”送朵花。纪念馆的墙上刻着很多名字,但更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我已经在手机里存了“中华英烈网”的二维码,你扫一扫就能看到他们的故事。记得带上一束武汉的梅花——那是陈怀民叔叔家乡的花。
2.学会三首抗战歌曲。今天我们在“八办”看到了《保卫大武汉》的革命歌曲,等你有了孩子,也要教他们唱。
3.保护好长江。老师说,武汉会战时,长江是运输物资的“生命线”。现在,江里偶尔会有塑料瓶飘过,这多不应该呀!我已经作为“长江小卫士”的志愿者,会利用周末去捡垃圾。未来的你,如果看到江水变清了,一定要告诉我哦!
未来的我,当你坐在空调房里敲键盘时,请对镜子里的自己说声“谢谢”——谢谢1938年的张自忠、郝梦龄、陈怀民等叔叔,谢谢2025年努力学习的我。
祝你一切都好!
2025年的王熊沐鋆
2025年7月1日
亲爱的80年后的自己:
你好!
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已悄然走过。
此刻的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在这里,我看到了张自忠、郝梦龄、陈怀民等英雄们的家书,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我的感悟。
张自忠将军在信中写道:“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短短几句话,却字字千钧,让我仿佛看到了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身影。郝梦龄将军在出征前对妻子说:“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我既为军人,牺牲个人生命,以利国家,是分内事。”他的话语坚定而又深情,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也有对家人的牵挂。陈怀民烈士在空战中,毅然驾机撞向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年了,但在这大时代中,为国牺牲是无上光荣的。”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让我热泪盈眶。
这些英雄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宽敞的操场上玩耍,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
我想象着80年后的世界,那一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那时,人类的寿命已经普遍达到200岁了,也许你已经成为一名科学家,还在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也许你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也许你成为一名教师,培育着祖国的下一代。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我相信你一定会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心怀国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无私奉献。
最后,我想对你说,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让我们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现在的你
7月1日
以笔为炬,续写情思
看完这些少年的文字与名师的点评
你是否也有了提笔的冲动?
“江岸之光・行走课堂”旅程仍在继续
快来分享你的感悟吧!
让你的文字成为照亮成长之路的一束光
让这份感动与担当在时光中永远传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