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斯人
多少年前,在大别山的深处,一个孩子坐在山坡的岩石上,仰望星空。
一轮皓月在夜空中缓缓升起,照耀着四周的板栗树。虽然寂静无声,但是他的耳畔却回荡着父辈们给他讲述的嫦娥、玉兔等神话故事。此刻,大山外面的世界和苍穹之上的星辰对他来说,充满着神秘和神奇。
许久,他才站了起来,望着远方的山川大地,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种在了他的心里。他要走出大山,他要让自己的梦想飞上天空……
多年之后,嫦娥六号带着中华儿女的航天梦,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随后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展开,为月球增添了一抹鲜艳的红色,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五星红旗。
这面五星红旗就是那个曾经仰望星辰的孩子的骄傲。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梦想照进了现实。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他带领团队研制了在月球上升起的五星红旗。
20世纪60年代,徐卫林出生于大别山区罗田县骆驼坳镇,由于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他的求学之路很坎坷。七八岁上小学的时候,他独自要走很长的山路,翻过很高的山峰,到村部的小学读书。他为了学习,吃了不少的苦头。艰难的求学之路,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好好读书的决心。他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作为“山里伢”,能吃苦是徐卫林最淳朴的底色。他由于学习刻苦,终是一路花开,如愿考上了当时的武汉纺织工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纺织工程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到院士,在纺织行业一干就是30多年。在当时,国内纺织行业虽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对这一现状,徐卫林没有退缩,“不服输”的倔强让他决心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中国纺织水平。就这样,实验室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只为那一丝突破的可能。每当夜深人静,实验室的灯光与满天的星光交相辉映,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他:坚持,就是胜利!正是这份坚持,让徐卫林在纺织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徐卫林深知,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到智能纺织品的开发,每一项成果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与智慧。
2017年,徐卫林院士团队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研发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月球上的环境非常恶劣,高温是零上150摄氏度,低温是零下150摄氏度,尤其是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在真空状态下,太阳的紫外线照射非常强烈,一般的纺织品很容易褪色。他们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在绝对真空、强烈紫外线照射下,纺织品怎么能够长时间地保存,不串色。就拿五星红旗来说,五颗星的黄色不能串到红色上去。此前,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徐卫林院士利用开发的彩色蚕丝微纳米粒子与高性能颜料复合组装了彩色图案,解决了绝对真空及交变高低温循环中颜色升华串色、强紫外线下褪色等难题。然而,嫦娥六号是在月球的背面着陆,它在奔月、绕月及落月的过程中,超高低温反复交替,这决定了五星红旗对环境的耐受性要求就更高。
面对难题时,徐卫林的目光落到了月球上。他想到了月球本身的环境,月球上有那么多石头,总有一种石头可以为我们所用。徐卫林茅塞顿开,有了想法,立即行动。研制团队通过研究月壤成分,精选出玄武岩石头材料,把它高温熔融后拉丝,形成纤维,性能稳定,可以耐超高低温。玄武岩纤维虽然看起来是一根丝,但实际是由80根5.5微米的细丝组合而成。每根丝的细度,几乎接近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要拿这么小的丝卷绕,还要把握石头熔成丝的温度,许多问题都严重影响它成丝的性能。为了获得更细的玄武岩纤维,研制团队将实验室“搬”到企业的玄武岩熔炉旁,反复实验,经过4年时间,成功实现了超细玄武岩纤维的稳定量产,做出了国际、国内最细的单根丝,成为制作五星红旗的材料。
这面特殊的五星红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与荣耀,更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与期望。在月球上完美地呈现五星红旗是徐卫林院士的心愿,这不仅涉及五星红旗的材质,还涉及展示系统的方方面面。光线对于五星红旗的成像效果至关重要,由于嫦娥六号是在月球背面着陆,落月位置不同,月面光线与旗面角度都发生了变化。研制团队开展了玄武岩纤维旗面的研制攻关,解决了纤维成型、织物织造、印花染色以及旗面与展开机构适配等技术难题,开展了多轮方案评估和地面模拟月面成像试验,以保证五星红旗的最佳成像效果。同时,研制团队开展了国旗展示系统的寿命评估和验证工作,确保其能在月球背面可靠运行。
与嫦娥五号展示的五星红旗采用芳纶为主的新型复合材料相比,嫦娥六号展示的五星红旗能耐受高真空、高低温循环、强剂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被誉为“石头版”的高品质织物五星红旗。一面是月球“织物版”五星红旗,一面是月球“石头版”五星红旗,都是妥妥的“硬核”高科技,彰显着科技工作者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的拼搏精神。
这面“石头版”五星红旗并不大,长300毫米,宽200毫米,也就一张A4纸大小,仅重11.3克,然而它的意义很重大,是中华民族对星辰大海探索的重要标志。它提醒我们,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而我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一个信念。它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想,勇敢追求,就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后来者不断前行,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宇宙奥秘。
2024年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当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后,着陆器信号被确认,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展开。当五星红旗升起在月球表面上,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中国人欢呼雀跃。一抹熟悉的红色让孤寂的月球展现了一片生机。天空的嫦娥、玉兔也迎来了地球家园的客人,中华传统神话在这片新的领域继续书写……
此时此刻,徐卫林院士激动不已。这面五星红旗,不仅是对他科研成果的最好展示,更是对他心中那份对国家拳拳之心的最好诠释。
他成功了!小时候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有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可以说,徐卫林院士完美地完成了他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国之栋梁,他绝不会停下探索未来的脚步。他依旧会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人类揭开宇宙奥秘作出中国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