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特控线378人,占比34%;过本科线1009人,占比91%……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2025首届高考全线飘红

记者 李维  通讯员  付海洋  王爱国

六月红火,高奏凯歌。

6月25日,高考放榜。成绩一出,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全体师生心情激动:1113人参考,600分以上38人,物理方向最高分647分,历史方向最高分619分;过特控线378人,过线率34%;过本科线1009人,过线率91%。

其中,生平增分64.7分,增分超100分以上达97人,增分70分以上达385人。其中,物理方向高三(15)班刘杨同学增长179分,高三(20)班学生闫秋语增长191分,书写了低进高出、人人出彩的佳绩。

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2024年秋季建成迎新。首战告捷,底气从何而来?

6月26日,记者走进校园,聆听师生心声,寻找答案。

底气之一:超强师资团队

名师护航,让每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几天,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王海风老师的心情格外美丽:“全班67人,平均分601分,超特控线85分,全部过一本。”谈及班上情况,王海峰老师满面春风,扬起的嘴角,难掩心中的自豪。

王海风是高三(8)班班主任,今年高考,他们班大获全胜,远远超出预期。因此,他也成为了师生眼里的“明星”。

王海风原在河南顶尖中学——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去年被选拔到黄冈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此次学校“一战成名”,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卓越的师资力量。

以他们班为例,他自己教语文,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化学教师陈长东是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优秀学科教师;数学教师吕长来是黄冈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黄冈市命题专家组成员;英语教师胡伶利,专业八级,是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同课异构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多次参加省市级优质课比赛并获一等奖;物理老师冯皓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生物教师刘凯妹曾担任省级示范高中学术委员会主席,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这么优秀的师资团队,想不出成绩都难!”他欣喜地说。

对此,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校长黄绍慧深有同感。他认为,优质的师资是学校最大的优势,也是“首战大捷”最根本的原因。

比如,黄冈中学原副校长王实泉任学校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黄绍慧原是黄梅一中资深年级主任,后任黄梅五中校长。学校现共有137名教师,曾经在省级示范高中任教的有98名。

全国选才,造就名师荟萃。现任136名教师中,特级和正高级教师6名、高级教师39名,一级以上教师101名,其中有硕士以上学历31人,已构成了“顶尖导师+骨干教师+青年精英”三级教师梯队。

“不仅是名师,而且我们所有高考学科教师都具有至少5年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平均年龄42岁,既有工作经验又有工作精力。”副校长王实泉说,“这么卓越的师资团队,厚植了育人土壤,可以说是全国少有,出成绩是必然。”

底气之二:秉承黄高基因

分层教学,开启快速提分之旅

复读一年,能提多少分?

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的答案是:最高191分,最低27分。

高三(20)班的闫秋语今年考了574分,相比2024年高考的383分,提高了191分(相对提分185分),成为今年“提分王”;高三(8)班的孙铭诚2024年高考取得了609分的好成绩,因志愿填报失误,仍选择复读,相比去年,今年提高38分(相对增分47分),以647分的成绩,成为学校物理方向第一名。

在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这种“低进高出、高进高出”的故事比比皆是。故事的背后,源自学校秉承了黄高基因,通过分层教学,实现精准教学,开启了学生快速提分之旅。

“学校与黄冈中学共建黄冈中学联校,共享黄冈中学好的经验做法。”校长黄绍慧说,“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基础,科学分班。根据冲刺班、一本班、本科班的不同目标,分层教学,精准施策。”

比如,冲刺班的学生基础较好,教学上基本与黄冈中学同步,经常开展联考,共同一张试卷。而对于一本班、本科班,则适当放缓进度。实行“训练考试化、期末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的训练策略,但训练有疏有密。此外,学校还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援助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学科,每周有2至3次补短板强弱项的机会。

科学备考,思想引领,让师生同频共振,实现高效备考,快速提分。

底气之三:凝聚“政校社”力量

“内外”发力,厚植匠心育人土壤

在校长黄绍慧看来,第一次高考,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凝聚了“政校社”三方力量,厚植了匠心育人的土壤。

除了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上,学校将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对于学校的严管理优服务,年级主任吕长来如数家珍:班级人人建立教学档案,老师对每位学生情况都了如指掌,学生稍有情绪波动等异常情况,老师立刻关心跟进。宿舍提供洗衣服务,生活老师全天照顾,对学生有求必应;收放假,校车“点对点”接送……“精细化管理,让学生、家长无后顾之忧,学生可心无旁骛地学习。”

作为黄冈市最大的教育招商引资项目和城市双集中的重要抓手,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可谓是深受“宠爱”。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黄冈市委、市政府和黄州区委、区政府对于办学环境给予鼎力支持。黄冈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经常到校指导。校长黄绍慧充满感激地说:“领导们的关心,给予了我们教师极大的精神鼓舞。”

在生源上,麻城、罗田等各县市区大力支持,积极向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输送生源,让学校在生源数量和质量有了底气。

教育,是黄冈响亮的名片,也是黄冈人的骄傲。如今,在“政校社”齐心协力下,黄冈市第二高级中学(黄冈市复读中心)正在将黄冈教育的比较优势、资源胜势,转化为学子做梦的阶梯。

一年逆袭心得

制定计划,比盲目刷题更重要

张弛:高三(19)班

籍贯:黄州

总分:619(历史方向最高分)

提高:61分

“比去年多了61分,得知是学校历史方向最高分市,心情非常激动!”谈及成绩,张弛说。

张弛认为,制订一个很明确的计划非常重要,这是学业成功的前提。张弛有一个学习计划本,每天晚上,她都会抽出五分钟时间简单罗列第二天的任务,同时,对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每周或每月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回顾。

张弛说,制定计划,巩固错题比盲目刷题更重要,一定要有错题本。错过的题都是还没掌握的知识点,反复刷错题也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她会在老师讲解之后第二天整理第一遍,然后隔一天再做一遍,隔一周再做一遍,考前再看一遍,这样的题基本就不会再错了。

“以前读高三时并不喜欢做计划,所以复习节奏很乱,也影响了整体的学习状态,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复读后专门准备了计划本,很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学习更有主动性和把握力了”张弛说。

主动学习,是成绩大幅提升的关键

熊心:高三(14)班

籍贯:鄂州

总分:528

提高:111分

“复读一年,增分111分。感觉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熊心说。

谈及提分心得,熊心认为,学习更多的是靠自己主动去学,一定要主动学习。自己要主动去找老师请教、沟通,分析自己近段时间的问题。同时,要相信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接纳那些焦虑的情绪,主动切断不利于自己前进的关系与情绪,找到属于自己的调节方式,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

复读,让熊心感触良多。她说,高考很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重要的是,你在为梦想拼搏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无论如何请相信:只要方向对,方法对,肯努力,就一定能看到改变。

熊心的爸爸说,从鄂州到黄冈来复读,这个选择非常正确。学校教学质量特别好,老师们非常负责,因材施教,孩子成绩得到大幅提升,做家长的对学校非常满意,也非常感谢。

多与老师同学交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闫秋语:高三(20)班

籍贯:罗田

总分:574

提高:191分

“从没想过可以考这么高的分数。考试结束后,她没有对答案,主打一个放松。”对待考试结果,闫秋语有着自己的应对方式。

闫秋语说,复读过程中,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苦苦刷题,看似能解决问题,其实反而会加大焦虑和不安,与老师同学多沟通多交流,在和老师同学的一问一答中,很多自己一个人无法搞懂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她觉得能取得这么大进步,持之以恒的努力是特别关键的一个要素。她说:“虽然经常调侃数学是我的克星,但就算听课听到脑子发昏眼皮打架,也会握紧双手告诉自己不要放弃。”

这个曾经上数学课会听睡着的学生,没想到高考考出了高中数学最高分。她说:“特别感谢我的数学老师,一年来,她不厌其烦的带着我们攻克难关,让我们整个班的数学水平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班级氛围和优秀的老师,是缓解复读压力的关键

韩尚逸:高三(22)班

籍贯:浠水

总分:583

提高:97分

“高考犹如战场,不是将军的一人独舞,而是全军的统筹兼顾。”韩尚逸说,

一开始韩尚逸不敢下定决心复读,担心复读紧张的氛围和高压的心理。但是来到黄冈第二高级中学(市复读中心)后,他发现班级里的同学都友善且活泼,老师们也亦师亦友,让人倍感亲切。如果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到二中复读、愿不愿意推荐别人来复读,他的回答是:不后悔且愿意。

复读时间有限,他建议复读生,一定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短板科目上。此外,在纵向的时间条上,早期着重处理哪些科目,晚期重点解决哪些科目,都一定要有系统的规划和安排,这样才能不慌不忙、循序渐进。高中哲学中,强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此方法论对他大有裨益。

策划:吕有明 程燕  审核:方杰  图片:朱东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