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餐共食是国人由来已久的习惯
甚至成为表达亲密的方式
即使有些餐馆提供公筷
也大多是摆设
不少人觉得筷子换来换去很麻烦
还显得做作...
但是在看似你来我往的热情间
细菌与病毒也有了传播的机会
围桌合餐容易产生细菌病毒交叉感染
增加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使用公筷公勺
更有利于卫生健康
我们每个人既是参与者
更是受益者
不用公筷公勺容易染上哪些疾病?
使用公筷公勺需要注意什么?
本期嘉宾
聂斌 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综合一科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武汉老年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老年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老年学会老年保健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脏康复联盟理事,武汉市中西医结合老年委员会委员。
从事老年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治疗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及全科系统疾病,成功治疗了大量的疑难和危重患者。
不用公筷公勺,小心“病从口入”
幽门螺杆菌——胃部疾病
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胃粘膜上,是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的成因,并且一旦感染,患胃癌的危险性也增加2-3倍!
而其主要是通过口-口传播,通常存在于患者的胃、食道、唾液中,因此,与患者不分筷就餐,极有可能会感染上。
特别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容易出现家族式聚集,因此若家中有1人查出有感染,建议所有家庭成员都进行检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风险。
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这两类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就是通过消化道,也就是临床所说的“粪口传播”——如果水源或者食物被甲肝或戊肝病毒污染,当吃进人的肚子里就会进入消化道中引起感染。而若共餐,则增加了感染风险。
结核杆菌——肺结核
肺结核好像听起来很遥远,但数据显示,中国的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8.9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万人!结核菌也能通过消化道感染,若是与结核病人共餐,可能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的感染。
伤寒病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会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
如何更好地实行分餐制?
在家吃饭时
1、固定餐具:每个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颜色上要容易辨别。
2、践行分餐: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
3、公筷公勺:不能分餐,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盛食物。
4、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一定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严格禁止用嘴尝试孩子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
外出就餐时
1、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2、使用餐馆的餐具,主动要求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
一个小小的改变
就能让全家人都更健康!
你和健康饮食
是不是还差一双公筷呢?
来源:湖北之声《健康合伙人》
编辑:熊文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