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检察院 公益诉讼助力个人信息保护
日前,蕲春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线索:某行政机关在发布2025年作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号码及行驶证的公告时,未对公民姓名及身份证号进行屏蔽处理,不当公开了个人信息。
承办检察官指出,姓名与身份证号作为核心敏感信息,若长期暴露,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精准诈骗、人身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将严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开展实地调查走访,询问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并查阅相关资料。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该行政机关作为网上公开信息的制发单位,在履职过程中本应做好公民个人信息保密工作,但其未严格履行信息审查职责,未屏蔽公民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导致大量个人信息面临泄露风险,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6月15日,该院与该行政机关开展诉前磋商,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消除个人信息安全隐患。收到磋商文书后,该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推进整改工作。日前,该行政机关书面回复称,已完成整改,有效保障了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与隐私安全,并承诺在今后工作中强化信息审核排查,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承办检察官介绍,政务公开的初衷是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这份信任不能以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为代价。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检察机关以“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措施,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筑起坚固屏障,让公民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安全保障。
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 周小超
编辑 瞿慧一 何国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