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追记麻城市法院因公牺牲干警金永乐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里有2000多个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姓名、案由、金额备注得清清楚楚。”
“一次次长途奔袭、异地执行、凌晨蹲守,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搭档、好大哥。”
秋雨霏霏,一场追思会在麻城市人民法院5楼会议室进行,大家回忆执行警务保障团队负责人金永乐的生前点滴。
墙上,那行誓言格外醒目:“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从警25年,金永乐始终奔忙在这“最后一公里”,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今年4月15日上午,金永乐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5岁。
从警25年,办理各类执行案件3160件
倒下时他的手里还握着卷宗
2000年,金永乐从部队转业进入麻城市法院工作,从海军蓝到法警蓝,身份在变,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忠诚与担当始终不变。
麻城市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显示,全院收录执行案件31009件,金永乐名下有3160件,超整体案件数十分之一。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是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痼疾,在信息不畅通的年代,他用一双铁脚板丈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啃下一个个‘骨头案’。”该院原执行局局长、现审委会专委陶孝东说道。
2009年,一起涉19名申请执行人、涉案标的达1.33亿元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被执行人陈某如同人间蒸发。金永乐等人五下福州,访遍陈某的户籍地、行动轨迹活跃地,一次次找寻,一次次扑空。无奈之下,他想到“兵不厌诈”,给陈某的亲戚朋友放话:“老陈在麻城的财产已经处置完了,还剩一笔钱,需要他本人带证件领取。”就这样,获知了陈某的下落。
“没想到你们能找到这儿来!”当干警们找到因另案在监狱服刑的陈某时,陈某很是惊讶,表示愿意配合执行工作。随后,法院依法拍卖处置陈某在麻城的闲置土地、厂房、设备,既清偿了19名债权人的大部分债务,又实现了“腾笼换鸟”,让闲置资源重新焕发活力。
2019年夏天,湖北忠诚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诉杨某欠款一案,金永乐主动请缨,“即便掘地三尺,也要挖出‘老赖’,帮企业追回欠款。”7月2日,金永乐带领组员凌晨出发,驱车赶到荆州市江陵县,找到杨某位于白马寺镇同兰村的老宅,却得知杨某搬去县城多年,邻居们只知道杨某住在一条巷子里,说不清具体住址。顾不上吃午饭,金永乐和组员们赶到江陵县城,顶着烈日边走边找,3小时后,终于找到了杨某租的住处。杨某不在家,金永乐向其家人送达执行文书,反复讲述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不久后,杨某主动联系金永乐,付款结案。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透支了身体健康。去年8月,金永乐在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度过恢复期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今年4月15日上午,一名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金永乐耐心释法明理,但对方言辞激烈、态度嚣张、拒不配合。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经院领导决定对该当事人依法采取拘留措施。
“金局交代我带被执行人到另外办公室继续做做思想工作,他整理一下材料,准备送拘。”执行干警邹尚整哽咽道,没想到这一句竟是永别——几分钟后,外面传来惊呼声,只见金永乐已昏迷倒地,手上是未整理完的材料。同事们紧急送医,经抢救无效遗憾离世。
“如我在执”,帮助当事人兑现胜诉权益6亿多元
离世前两天还收到群众送的锦旗
金永乐离开了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书柜一角躺着离世前两天收到的锦旗,永远等不到它的主人来悬挂。
锦旗上,金色大字写着:“永怀正义举司法 乐于奉献好法官”,落款是红安市民程女士。 程女士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前夫卢某对抚养权的判决不满,拒付抚养费。娘俩经济拮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抚养费。
金永乐没有就案办案、机械办案,而是多次约谈卢某,向其释明民法典关于抚养费支付的强制性规定,告知其拒不履行可能面临纳入失信名单、司法拘留等法律后果。了解到卢某对于抚养权的心结,展开情理疏导,劝他“爱孩子有多种表达方式,争夺抚养权只会伤害孩子”。还联系上卢某的姐姐,让她帮忙开导。在“情理法”攻势下,卢某支付了抚养费,并与程女士就定期探望女儿达成了共识。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25年来,金永乐以“如我在执”的理念办好每一起案件,尽心竭力让司法温暖触及每一位当事人。
2023年腊月,湖北某建筑公司拖欠153名农民工工资347万元,干警们穷尽线上查控、线下调查等多种方式,均未能查找到该公司可供执行的财产。马上就要过年了,如何帮助153名农民工安“薪”过年?金永乐心急如焚,腊月二十八,他带队冒着大雪赶到随州,蹲守在该公司法人王某的住处。次日凌晨5点,王某一出门就被逮个正着,被带回麻城。金永乐耐心细致地做王某的工作。最终,王某态度有了明显转变,让公司筹齐了全部资金。大年三十,153名农民工拿到了拖欠3年的工资,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
多年来,金永乐秉持“如我在执”理念,一次次在晨光熹微中出发,一次次在披星戴月中归来,帮助当事人兑现胜诉权益60263.8616万元。2021年,他获评麻城市“十佳政法干警”荣誉称号。2022年,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全省法院“基层解决执行难”个人三等功。
金永乐离世后,市民郑先生赶到殡仪馆悼念。此前,郑先生因生意经营失败,欠朋友的8万元钱无力偿还。金永乐认真开展执前调解,引导申请执行人换位思考,鼓励郑先生重拾信心、努力工作还款。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偿还的和解协议。
“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走了呢?”郑先生悲恸不已。
亦师亦友,他给年轻干警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最好的怀念是活成他的样子”
走进麻城市人民法院318办公室,靠窗办公桌上,分类摆放着一沓沓文书;书柜里、窗台上,堆积如山的案卷被归置得整整齐齐;工位墙上,贴着隽秀的楷书“登高望远 倚树听泉”,透露着主人的心境。
“金局常说,执行工作一头连着人民福祉,一头连着司法权威与公信力,等不得、拖不得、缓不得。我们的时间,就是当事人的金钱。”书记员汪爽说,金永乐每天7点前到岗,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每天电话接连不断,有时一天接打电话上百个,却始终语气平和、从不急躁;每次收案后,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周末,金永乐都第一时间开展网络查控;每次执行行动,都制订周详的预案;备忘录里,详细记录着被执行人承诺的还款日期,一到日子,就联系被执行人履行承诺。
在别人眼里,金永乐有点“桔梗”(方言,意为过分较真),网络送达法律文书时,不允许书记员直接拍照传给当事人,而是必须扫描得工工整整;油墨重了点,必须重印;文字更是反复校对,“他说,细节处彰显法律威严,马虎不得。”
“金局是我的师父,也是我的朋友,他不仅教会我如何办案子,他的乐观,他以诚待人的态度,都是一笔精神财富。”法官助理黄亚辉说,最佩服金永乐的一点是,他常常不用拍卖当事人房产、不采取强制措施就把案件办结了——这背后是其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能调尽调,慎用强制措施,多跑腿、多动嘴,将一份份裁判文书转变为真金白银。
“要拆,先从我身上踩过去。”黄亚辉记忆犹新,2023年,在执行一起相邻通行纠纷案时,80多岁的婆婆情绪激动。该案中,婆婆家为扩建院落,在与邻居家共用的通道建围墙,致邻居出行受阻,法院判决拆除围墙恢复通行。金永乐到村里实地走访发现,两家积怨已久,强制拆除易激化矛盾。
面对如此棘手的案子,金永乐极具耐心地开展一轮轮“背靠背”沟通,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心声,把握矛盾关键。
老人的想法一时半会儿转变不过来,就从其儿子儿媳处“击破”,唠家常、谈法律,劝说道:“官司缠身,容易影响情绪;案子结了,一家人的日子才过得舒心。”另一方面,将法理翻译成大白话,耐心讲给婆婆听。婆婆听明白了:若执意拒不执行,儿子将面临被拘留的后果。于是,找人拆除了围墙,邻居则主动承担拆墙费用,两家人握手言和。
在工作中,金永乐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生活中却是个心细如发、热情体贴的人。他系统梳理出执行流程标准化手册,为年轻干警提供宝贵经验。他记得身边同事的生日,每年准时送上祝福。他常常带红枣、坚果来办公室给同事分享,关心身边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他手把手指导实习生写文书、办案子,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金永乐同志对法律的敬畏、对工作的热情、对群众的赤诚和生活的热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更多政法干警,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麻城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小成说。
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 瞿慧一 李向前 王思淼
编辑 瞿慧一 何国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