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黄梅县濯港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快速响应,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以前这条路坑洼泥泞,送孩子上学颠簸得厉害,生怕摔着。”陶河村张大爷的感慨,曾是当地3000多名群众出行的真实写照。连接陶河村与中黄路的村级主干道年久失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困扰着村民。
民声就是行动号令。濯港镇及陶河村迅速将道路改造列为重要民生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将陶河村道路与环东湖防汛公路打包申报。最终,一条长达3000余米的平整黑化道路顺利建成。如今,张大爷送孙辈上学脚步从容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这条崭新的道路,成为丈量党委、政府为民初心的标尺。
“两个村合并了,挨在一起的小组中间的路也该修好!”在洪枫村的一次“塆组夜话”中,合并村的村民代表们向村“两委”提出了建议。
民智民力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洪枫村立即响应,将这条通组路修建纳入“民生实事清单”。通过村民自筹、乡贤捐赠和村级集体经济整合,短短时间内成功筹集资金25万元。4月底道路开工,不久后,连接两个小组、总长1533米(583米+950米)的宽阔平整路面便取代了坑洼小径,成为村民便捷的劳作出行通道。
为精准掌握民需民盼,濯港镇建立起常态化的民意收集机制。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走访,今年以来已举办“塆组夜话”58场,在轻松氛围中倾听群众心声。同时,镇村两级开通便捷的意见反馈渠道,确保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音”。
畅通的渠道带来高效的响应。今年以来,通过干部走访、群众评议等方式,全镇各村(社区)共收集梳理群众反映问题544条,全部形成公开的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时限,邀请群众担任整改“监督员”,推动问题真解决、见实效。
濯港镇通过“开门听民意、实干解民忧”的模式,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在解决一件件具体实事中,铺就了通往群众心坎的幸福路,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灵润黄梅
编辑:黄俊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