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正鑫书记干,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在武穴市花桥镇杨二岭村,这句老生常谈的话是刻在群众心中的信条,更是对吴正鑫的最大认可。
(右一为吴正鑫)
吴正鑫,花桥镇杨二岭村党支部书记,这位扎根农村46年的“领头雁”,从1979年担任村副职干部起,便把乡邻的冷暖揣在怀里。2014年正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用一串串脚印丈量每寸土地,用一句句掏心窝的话语凝聚民心,将“制度为基、文化为魂、生态为翼”的发展理念刻进杨二岭村的蜕变历程,带领全村将昔日的穷乡僻壤蜕变为“湖北省文明村、生态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
(左二为吴正鑫)
将制度建设抓在手上,完善乡村治理夯根基
“治村先治制,制度管长远。”吴正鑫深谙基层治理的核心要义。自上任以来,他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为载体,构建起民主自治的治理框架。通过村民议事会收集民意,将盘山公路修建、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纳入决策清单;依托道德评议会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媳 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让崇德向善成为村民自觉;借助红白理事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累计为村民节省婚丧开支超百万元。在他的推动下,杨二岭村建立起了“支部引领、群众参与、制度保障”的治理模式,实现了从“干部忙碌管”到“群众自觉干”的转变,先后斩获“湖北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农村‘一约四会’优秀典型案例”等荣誉。
将文明乡风融入日常,凝聚发展力量铸乡魂
2015年春节,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春晚”在杨二岭村文化广场上演,这是吴正鑫上任后打响的“文化振兴第一枪”。这场由村民自编自导的晚会,不仅吸引了在外游子返乡参演,更促成了首笔外来投资落地。自此,“村晚”成为村里的文化名片,带动广场舞队、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团体蓬勃发展。为深化文明乡风建设,吴正鑫牵头建设村级文化礼堂,常态化举办农耕文化展、非遗手作课堂等活动,将移风易俗融入日常。
他还创新推出“文化积分制”,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累计发放积分1.2万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今的杨二岭村,文化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先后获评“黄冈市党建引领民俗风情村”“湖北省文明村、生态村”,文明之花在乡村沃土中绽放。
将村庄发展摆在首位,推动文旅融合促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刚上任的吴正鑫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议修建盘山公路,但半山腰上的杨二岭,地理位置并不讨好,村子更是穷得叮当响,修路难上加难,会场上大家七嘴八舌争吵起来,都没了信心。吴正鑫翻开笔记本,逐笔列出筹劳方案:“咱村有48名党员带头出工,在外能人李老板已答应捐资一部分,剩下的石料咱们自己上山采!”这场持续3小时的会议,最终敲定“党员带头、群众筹、能人捐资”的修路计划。之后吴正鑫带着村“两委”四处筹资,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勘测规划,发动群众和无职党员出钱出力,历时一年多,4.2公里长、14米宽的高标准盘山公路贯通时,吴正鑫热泪盈眶:“以后会越来越好!”
公路建起后村民建设家乡的信心更足。吴正鑫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逐步带领村民筹资筹劳完成道路硬化23.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0余盏,兴建文化活动广场8200平方米、公园7100平方米、铺设抗旱管道4200米,新建公厕12座,栽种绿化苗木6万余株,实现了“路通、水通、灯亮、树成荫”的基础建设。
环境改善后,他敏锐捕捉到生态旅游机遇,举办“仙人湖风光”摄影比赛吸引游客,引进企业建成百亩观光采摘园,打造红心蜜柚种植基地,带领一批重点困难户和富余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增收四五十万元。2025年,他又推动投资300万元的美丽家园项目建设,一方面打造仙人湖环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露营基地;另一方面改造村级大礼堂、新建排污厂,投资50余万元升级饮用水工程。如今的杨二岭村,春有柚花飘香、夏有湖光山色、秋有采摘乐趣、冬有村晚盛宴,成为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昔日的库区穷村蜕变为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村”。
泥泞小路变身柏油大道,闲置荒地升级民宿集群,穷乡僻壤处转为美丽明星村……吴正鑫用四十六年坚守,在杨二岭村勾勒出“治理有效、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的乡村振兴图景,向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如今,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的石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吴正鑫的笔记本上,又记下了新的计划——给民宿集群安装充电桩,带村民学直播卖特产……在他的带领下,杨二岭村正徐徐驶向更加富足和谐的美好未来。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黄俊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