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黄冈市东坡小学 张 正 黄莉帆

每每读一本书,喜欢先看看封面、阅读前言序言。最近,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著作《致青年教师》,读这本书也不例外,它的封面没有过多的修饰,淡雅朴素。前言序言真挚而温暖。

全书分六辑,每辑均有独特而精炼的小标题,每篇文章不长,最长的几篇也不过两三千字而已。书中一个个真实典型的案例,深深打动了我,感染了我。这本书非常贴近我们一线老师的工作生活实际,不禁让我想起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我认识到老师要做到四点。

做一个有胸襟的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的领路人,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学生们最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动作,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正如吴非老师说:“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教师胸怀博大辽阔,学生自然就‘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在《不要急》、《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慢”》这两篇文章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教育是“慢”的事业。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不要指望“立竿见影”,欲速则不达,真正的“慢教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然要在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才能看到效果。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在春天开放,有的花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也不要着急踹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如果到冬天还没开放,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真正的园丁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不要惊醒学生的梦想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每日小练笔中,向我诉苦“老师,最近我特别烦恼,因为我很喜欢学画画、想继续学画画,可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奶奶总是批评我、反对我,说我学画画耽误了功课,要我看书、做作业。”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正如吴非老师在书中所说:“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孩子们本当有正常的童年,最好不要惊醒他们的梦想,做过梦的孩子是幸福的,珍惜梦想的孩子也会永远幸福。

教育远不止考试,无论是家长还是我们教师,不要“唯分数至上”,不要剥夺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恣意欢愉地享受童年本该有的美好吧!

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想教好书就必须多读书,要想教好书就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吴非老师在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精辟的见解。比如他把优秀的教师比作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他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才能使这盏灯愈发耀眼夺目,真正做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

读完整本书,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我热爱教育这一方圣土,热爱那些美丽可爱的花儿,我想像吴非老师一样用无私的爱深深地感染和教育每一个学生,为教育事业唱出最动人的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