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松林
7月9日5时,红安县二程镇张背山村63岁的吴德胜老人早早就起了床,来到南冲水库岸边看白鹭。在南冲水库对岸山林里,数千只白鹭时而展翅在高空中盘旋,时而拍翅降落在树上,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喜欢干净的地方,白鹭飞到我们村里栖息,说明我们村环境变好了。”吴德胜说,从2016年起,村里陆续有少量白鹭飞来,到如今数千只白鹭在此安家,村民们和白鹭为邻,和谐共处,让白鹭这个“新村民”家族越来越壮大。
栽好“梧桐树” 引来白鹭栖
“以前我们这儿根本就没有白鹭的影子!”张背山村党支部书记吴新记介绍说。
张背山村是二程镇比较偏远的村,三座水库绕村而建,森林面积2800亩,湖库水面面积1000亩。而白鹭目前栖息的山林位于南冲水库和干冲水库之间,面积近百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2016年前,张背山村就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美化村民房前屋后环境,村民到村里免费领取树苗在山林和房前屋后植绿。对精心呵护树苗成长的村民,村里给予一定奖励。
同时,张背山村还加强水库源头的污水处理,整治上游污水下流、垃圾乱丢。还组织村民、志愿者到上游源头、水库边捡拾垃圾,打捞杂物,督促村民注意垃圾入箱、污水归池。在路边、水库岸边、河流两旁栽植景观树护坡保土,水域环境治理颇有成效。
吴德胜是南冲水库管理员,居住在水库旁边。2016年的一天,他在巡库时惊喜地发现,对面山林里出现近百只白色的鸟类,这些鸟有着优美的身段和洁白的羽毛,像是一个个优雅的舞者。它们每天在此栖息,并没有飞走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鸟类越来越多。
“经确认,这是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挑剔的鸟类,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监测鸟。”吴新记说,当得知这些鸟是白鹭后,他们非常欣喜,白鹭的到来,无疑是对该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种认可,也让寂寂无闻的张背山村多了许多的生气!
划定保护区 精心护白鹭
“你已进入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区” “张背山村白鹭保护区”,走进张背山村南冲水库地段,随处可见这样的警示牌和横幅,在提醒着路人和村民切勿靠近惊扰白鹭,给白鹭一个安静、安全的生长生活环境。
在每天观赏白鹭的过程中,吴新记和村干部发现,这片山林不仅栖息着白鹭,经野生动物专家鉴定,这里栖息的还有夜鹭、苍鹭和牛背鹭,以及其他各种鸟类,品种多达六七个。
保护鸟类刻不容缓,2021年,吴新记提议在村里划定白鹭保护区,以村规民约的方式来呵护鸟类生长。栖息白鹭的山林以前都分给村民来发展种植,水库也承包给了村民搞养殖,村里决定将山林和水库全部收归村里管理。在保护区内,禁止村民进入山林砍伐树木,禁止采石燃放鞭炮,禁止骚扰、驱赶鸟类,禁止掏鸟窝等。每年,村里派出志愿者,不厌其烦宣传保护白鹭的重要意义。
让吴新记欣喜的是,村级保护区的设立,让鸟类数量逐年增加,今年白鹭总群达到5000多只。
吴德胜的任务不仅是巡库,现在他多了两项自定任务,一是劝导村民不要进山“扰鸟”,二是隔几天就在水库打捞小鱼小虾送到山林边,让白鹭吃食。
“每当看到白鹭争抢小鱼小虾吃,我心里就非常高兴!”吴德胜说。
在村民吴翔的手机里,收藏了上百张白鹭的照片,以及部分白鹭嬉戏的视频,他把照片和视频放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里,不断向外推介家乡的美景。
如今,张背山村有白鹭栖息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很多来自红安县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和观鸟游客都会前来,感受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