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小池镇第二中学刘佐校区 杨荣山
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培养非常重要。教学中,老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打造数学兴趣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从而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为此,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将言行融入课堂,打造场景化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场景化教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室的重新布置,打造出一个玩具超市,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贴上对应的价格标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民币买东西的模拟场景体验,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自己买玩具需要花多少钱。通过学生的互动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解决本节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将问题与课堂结合,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如果一堂数学课缺少趣味性的问题探究,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还要将问题与课堂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如学习周长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是不是每一个物体都有周长?然后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数学任务,让学生用丝线量一量课桌面的周长、数学书面的周长。让学生动手感知周长的本质是什么?测量完物体周长,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归纳出计算周长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从多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采用生活化教学,增添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生学习的感受和对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主动探究提升动手能力,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要求学生去找一找教室里能看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归纳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课后完成有趣的家庭作业:我家也有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关联紧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兴趣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构建多样的兴趣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