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黄冈粮食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冈粮食②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沃野良田织锦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冈粮食②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沈红星

通讯员 吴慕枫 方俊 刘子靓 王小燕

2019年10月,蕲春桐梓稻谷丰收景象。(方华国 摄)

正值早稻抽穗扬花期,也是早稻防虫防病的关键期,6月23日,浠水县洗马镇熊山村党支部书记袁进中在稻田里忙着打药。

去年,袁进中只种了自家的3亩多责任田。今年,为实现全村不荒一块田,他带头认领了村里20余亩偏远山坳里的10多处“边角田”。

2018年6月,龙感湖管理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余涛 摄)

“为解决抛荒撂荒农田,我们发动各村种田大户、党员干部带头流转种植‘边角田’。”洗马镇党委副书记戴超说,全镇2022年实际种植粮食面积80300亩,比2021年多了近3000亩。

截至6月18日,今年全市已完成粮食春夏播面积602.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42%。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撂荒地利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藏粮于地”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为我市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