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五年内建成40个湖泊公园,50余年老厂腾退建成生态公园

2022年底之前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到2025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湖泊,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公园全面建成。8月11日,《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纲要》在武汉市政府官网公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把武汉建成“天蓝、地绿、水碧、土净、城美、民富”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2025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湖泊

武汉是中国中部中心城市,全市境内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有166个,全市共有“山”体446座,占国土面积的9.04%;“水”域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4.9%,拥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构成了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水陆交错、人水相依的“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生态特色,具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基础。

规划纲要提出,生态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河湖长制全面实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得以重现。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水质达到或者优于III类比例持续提高,PM2.5浓度、劣V类水体比例持续下降。

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93%以上,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70%,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人。规划还提出,2022年底之前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整治湖泊水质提升工作,2025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湖泊,其他湖泊水质稳定向好。

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公园全面建成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新、改建自然公园10个、郊野公园20个、城市公园60个、社区公园及口袋公园300个。重点建设临江、环湖、沿河公园,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公园全面建成,其他湖泊逐步建成郊野公园、自然公园,不断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武汉将实施《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到“十四五”期末,形成14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加快建设汉江大道“五环十八射”骨干路网,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加大普通公务用车和社会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单车,建设全市共享单车监控系统。到2023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摊率达到60%,到2025年达到70%。

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终身追责

武汉将优化完善考核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超过20%。制定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细则、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修订完善《武汉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对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严重破坏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

50余年老厂腾退400亩土地建生态公园

春笋新材公司原址上正在建设生态公园。 记者陈永权 摄

“开窗见绿,出门赏花,再也闻不到呛人的味道了!”8月11日,青山区绿地香树花城居民任女士说,自从小区旁的工厂搬迁后,这里绿意盎然,以后走出小区门口就到公园了。

任女士说的这家“工厂”,是武汉市春笋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笋新材公司)原工厂所在地。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以粉煤灰、河(湖)淤(污)泥、工业副产石膏等固废作为生产原料,变废为宝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青山区分局副局长陆峥介绍,春笋新材公司建于上世纪60年代,占地400亩,与新建小区绿地香树花城距离仅20米。近年来,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等物质成为扰民的污染,长期被投诉,不少居民反映“时有呛人的粉尘和难闻的异味”。

2019年,青山区启动三环线和高铁沿线环境整治,春笋新材公司列入搬迁规划,拟在青山区北湖工业园异地重建。2019年4月15日,该公司全线停止生产,并自拆400亩厂房,搬迁至25公里外的北湖生态工业园。

近日,记者来到三环线旁青山区工人村路,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栽种的树木已经成荫,一条条石子铺成的小路蜿蜒开来,昔日的粉煤灰堆场和烟尘萦绕的厂区正变身生态公园。

青山区城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厂区搬迁后,这里进行了土地平整和植绿,原址上将建设一座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成为戴家湖公园二期的一部分,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目前该工程完成过半,预计年底完工。

“城市不能光有高楼大厦,还应留下历史记忆。”武汉摄影家协会理事周国献说,作为武汉高铁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戴家湖公园已成为武汉市门户公园,见证了青山从工业重镇到园林城区的发展变迁。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网 极目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