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镇“垸子夜话”听民声 干群同心共话振兴

每当夜幕降临,黄梅县蔡山镇各村的灯火次第亮起。村民们吃过晚饭,搬着小板凳,陆续走向村里的文化广场、农家院落。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垸子夜话”正在这里温情上演。镇村干部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共话乡村振兴。

“垸子夜话”最初是政策宣讲的课堂,镇村干部向村民传达相关政策精神。如今,这一活动已转型升级为干群双向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曹坝村干部刘柳国利用“垸子夜话”,向村民详细讲解低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等环保处理方式。“我们也知道烧秸秆不对,可地里这么多秸秆往哪儿去?”面对村民刘道恒的疑惑,村干部曾东辉当场回应:“大家放心,我们已经联系好农机合作社收购秸秆。只要提前预约,合作社就直接到田里完成打捆离田。这些秸秆能卖给养殖场做饲料,真正变废为宝。”

民生实事始终是“垸子夜话”中最牵动人心的话题。

在刘湖村活动现场,村党支部书记黄治国一番朴实的开场白——“大家有啥说啥,说错了不碍事”,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村民刘超华直言:“我们组的垃圾箱,有时堆满了也没及时清运。”在场干部当场回应:“这个问题我们记下了。我会立即督促保洁人员,将清运频率从两天一次调整为一天一次。”

这一问一答,生动展现了“垸子夜话”的实际成效——群众敢于吐露心声,干部现场回应、当即落实。

类似场景在各村同步上演。在王二房村,村民王山发反映:“三组那条路要多安几盏路灯。天一黑,骑车都心惊胆战。”隔壁村村民王建国也提到:“老李家院子的橘树枝叶伸到路上,把转弯视线全挡住了,存在安全隐患。”“前几年装的栅栏现在破破烂烂,能不能统一更换?”

面对这些诉求,镇村干部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不时追问细节。能够现场解决的,当场给出明确答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也向群众说明情况并承诺解决时限。

在多个村的“垸子夜话”中,婚丧习俗成为热议焦点。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切身感受:“如今彩礼负担太重,娶个媳妇几乎掏空家底!”“丧事大操大办,表面风光,内里遭殃。”这些朴实话语,道出了陈规陋习给农村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

经过深入讨论,村民们逐渐形成共识,认为推行“零彩礼”“低彩礼”是更健康的选择,丧事也应从简办理。这一共识在现场得到村红白理事会的积极响应——李英村红白理事会会长何仁华当场表态,将把“抵制高额彩礼、倡导零彩礼或低价彩礼”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并要求理事会成员带头执行。

通过“垸子夜话”这一民主议事形式,镇村干部引导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的“话事人”,逐步改变陈规陋习,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奠定基础。

“垸子夜话”既是宣讲政策的课堂、收集民意的窗口,也是现场解决问题的会场和融洽干群关系的纽带。通过这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方式,有效凝聚了人心,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夜幕下,点点灯光照亮乡村小路,声声话语诉说为民情怀。蔡山镇的“垸子夜话”仍在继续,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正汇聚成强大力量,推动蔡山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灵润黄梅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