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斩获一等奖!英山县长冲高中在市级说课比赛中创佳绩

黄冈日报讯(通讯员许博)近日,英山县长冲高级中学捷报频传:数学教师余东海、化学教师李闯,在2025年黄冈市高三一轮备考数学、化学说课比赛中,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设计,从全市5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双双斩获市级一等奖。


余东海:

精准备考谋策略,靶向复习赋动能

余东海老师深耕数学教学19年的余东海老师,围绕“高考平面向量一轮复习”展开说课,将“精准备考”理念贯穿始终,构建了完整的教学方案。

余老师通过梳理近四年高考真题,建立了“平面向量考点数据库”,精准把握高考命题规律。他分析了528份学生答卷和近3个月的作业记录,锁定学生在平面向量学习中的三大痛点:学习兴趣薄弱、基础掌握不牢、综合能力不足。

基于精准的考情和学情分析,余老师制定了13课时的系统复习计划,分为基础复习、提升复习和冲刺复习三个阶段。他创新性地采用了三大教学策略:兴趣先导:通过真题情境和动态演示,让抽象的向量知识“活”起来; 碎片+系统:利用课前5分钟突破知识盲区,配合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基础+能力:设计三级题型分层训练,引入巧解方法提升解题效率。

在训练安排上,余老师实行分层教学,每两周组织专项考试,试卷分为基础卷、提升卷和冲刺卷;对临界生实行“面批面改”,逐一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比赛中,余老师以翔实的数据、具体的案例和创新的思路征服了评委,最终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荣获数学组一等奖。


李  闯:

跨学科融合破难点,双学科优势绽锋芒

作为一名拥有化学与物理双学科背景的教师,李闯在日常教学中就常尝试将物理思维融入化学课堂。此次说课比赛中,他选择高中化学公认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作为课题,创新性地运用物理知识破解化学抽象概念。

李老师从高中物理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切入,通过动画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原子核特点;再结合物理“库仑力”原理,讲解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力,自然推导出化学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在解释元素周期律时,他用物理“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小”解释化学“电离能变化趋势”,让抽象的“周期性变化”转化为可理解的“作用力变化”。

备赛过程中,李闯老师个人深耕百余小时,整理笔记3万余字,反复修改课件动画;化学教研组每周召开3次磨课会,12位同事各抒己见,共同打磨说课方案。最终的说课稿历经8次调整,课件也被更新了15次,才形成了集科学性、创新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优质教学设计。

比赛现场,李老师以“从物理视角破解化学难点”为题,通过问题引导、动画演示和自制教具展示,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最终评分位列化学组第一。

两位老师的获奖,是该校长期重视教研、支持教师成长的必然结果。近年来,该校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三层培养体系”:针对青年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针对中年教师设立“名师工作室”、针对全体教师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校内交流”。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鼓励更多教师打破学科边界,建立“高三备考资源库”,同时加强与市内优质学校的合作,开展“同课异构”联合教研”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