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群读类学”新路径!2025年“湖北好课堂”小学语文现场展示活动干货满满

以课为媒探教研,以研促学共成长。10月10日至11日,2025年“湖北好课堂”小学语文现场展示暨“群读类学”研究成果“百县行”之“黄州行”活动在黄冈落下帷幕。

这次活动聚焦“单元整体教学”深化实践,展示了10堂“样板课”,10位资深专家进行点评,旨在以高水平课堂展示与前沿教研成果推广为抓手,引领全省小学语文教学从“教知识”向“教素养”转型。

“湖北好课堂”自2017年起每2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5届。这次活动由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黄州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协办。省市县教研员、参赛教师、“学科星火行动”种子教师及导师、课题实验学校代表等500余人齐聚黄州,解锁“群读类学”新路径。

10堂“样板课”——

将“群读类学”理念与单元整体教学深度融合

课例展示,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有10位来自武汉、宜昌、襄阳、黄冈等全省各市州的优秀教师,按学段、分主题执教示范课,将“群读类学”理念与单元整体教学深度融合,呈现10堂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小学语文“样板课”。

李翠芳

田蔚

何  梦

低年级课例以“趣味助学”为核心。武汉市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教师李翠芳执教《去外婆家》、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小学教师田蔚执教《数星星的孩子》,她们借助《同步阅读活动手册》,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联结生活。荆州市公安县实验小学教师何梦讲授的《做手工》写话指导课,以“班级手工作品展”创设真实情境,通过“范例引路”“双词支架”搭配《习作支架手册》,破解“写清制作过程”难点,让学习尽显生活化。

王钰琴

张全荣

黄尚凤

王  辉

中年级课例聚焦“读写共生”。武穴师范附属小学教师王钰琴执教《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襄阳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教师张全荣执教《一块奶酪》,在阅读中深耕思维训练。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教师黄尚凤与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教师王辉,先后呈现《我来编童话》习作指导课与评改课,构建“教—学—评—改”闭环,生动展现了中年级“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智慧。

周夕池

江帆

何定坤

高年级课例直击“文本突破”。荆门市实验小学教师周夕池执教《太阳》、孝感市孝南区澴川学校教师江帆执教《松鼠》,他们以创新教法打破说明类文本教学枯燥感。武汉市洪山区第七小学何定坤执教的《介绍一种事物》习作课,从学生身边事物切入,为高年级单元教学提供鲜活范例。

每堂展示课结束后,教师们或认真记录教学亮点,或围绕教学细节与授课教师、同仁探讨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汲取先进教学经验,让课例展示成为最具实效的“学习课堂”。

“‘群读类学’的研究与实践,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本次“百县行”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黄冈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叶开颜坦言,承办此次活动“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将推动先进教学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

资深专家评课——

为“群读类学”理念落地单元整体教学指明方向

每轮课例展示后,资深教研专家围绕不同学段单元教学开展专题评研,从“内容解读—设计说明—实施评价”三维度精准把脉,为“群读类学”理念落地单元整体教学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针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武汉市教科院张凤英、宜昌市教科院李德强、荆州市教科院焦鹏程3位专家,提出低年级需“兼顾趣味与基础”,强调单元教学要实现目标统整、支架构建,确保“教学练评”一体化。

围绕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黄冈市教科院林永红、武汉市教科院寇晓燕、黄石市教科院黄立新三位专家,剖析“阅读与习作衔接”关键,指出要打破单课壁垒,搭建“阅读—表达”闭环,破解中年级读写衔接难题。

聚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湖北省教科院李作芳、荆门市教研室陈金梅、武汉市教科院余国卿三位专家,聚焦说明类文本教学展开研讨,明确高年级教学需“以人为本、立足学情”,肯定课例中“任务驱动”“学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夏绮云分享“群读类学”单元整体教学成果,从厘清概念关联、详解“六步”设计思路、阐述“六维度”统整路径三方面,呈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转化过程,激发了与会教师的实践热情。

专家们的点评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真是‘解渴、管用’!”黄冈思源实验学校青年教师余轶萍的感慨,道出了现场同仁的心声。

“‘湖北好课堂’是全省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兵场。”黄冈市教育局副局长皮建明表示,此次“群读类学”研究成果“黄州行”活动,不仅为全省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黄冈语文教研破局提升提供了宝贵机遇。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姜鹏 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