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0月12日晚,黄州东坡外滩江山明月剧场灯火如昼,千余名启黄中学八年级师生齐声诵读苏轼经典词作,声浪磅礴回荡在夜空。一场以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为载体的“行走的思政课”,让千年东坡文脉与青春力量深度交融,成为黄州探索思政教育创新的典范实践。
作为国庆假期“燃爆全城”的文化精品,《大江东去》以东坡文化为核心内核,以现代舞台艺术为呈现形式,通过沉浸式场景复原苏轼在黄州的生活轨迹与精神历程,将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逆境中的豁达坚守,化作可感可知的艺术表达。为让学生跳出课本“读懂”历史,汲取精神力量,启黄中学精心策划观演活动,将这场文化盛宴打造成一堂具象化、沉浸式的思政课。
当晚,学子们列队步入剧场,舞台上方明月造型映衬的“大江东去”四字,瞬间点燃全场文化共鸣。当演员饰演的“苏轼”于风雨场景中昂首吟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台下学子屏息凝神,仿佛跨越千年与这位文人对话,感受其直面逆境的精神风骨。随着剧情推进,台上演员以深情演绎勾勒苏轼的人生画卷,台下学子心潮随剧情起伏,不时因动人情节泛起共鸣。
“以前课本里的‘文人风骨’‘豁达担当’是抽象概念,今天终于真正理解了。”八年级学生龙余承泽的感言道出众人心声。付一夫同学难掩激动:“苏轼不再是课本上的名字,他的品格力量看得见、摸得着。”孩子们观演时的专注、散场后的热烈讨论,让家长韩婷婷倍感欣慰:“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渴望,比任何成绩都珍贵。”
演出落幕,新的高潮接踵而至。剧场灯光重启,全体学子肃立,在老师的引领下齐声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经典。千个青春嗓音唤醒千年诗章,激昂声浪震撼全场,不少家长与教师眼眶湿润。这不仅是一场集体诵读,更是年轻一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深度同频。
“跳出课本的思政课,让孩子真正触摸到东坡精神的内核。”八年级班主任韦笑深有感触。年级主任林浩则满含骄傲:“孩子们自发诵读的瞬间,我知道文化的种子已在他们心底扎根。”这场特殊的“文化远征”,实现了多重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文化从“知识点”转化为“情感体验”,集体意识在协作诵读中凝聚,美育理念在艺术浸润中落地。
近年来,黄州始终探索将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载体,以艺术为桥梁、情感为纽带,打破思政教育“理论灌输”的传统模式。此次《大江东去》的实践,正是黄州思政教育创新的“流量密码”——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生命的活水,让历史人物化作成长路上的精神灯塔。千年黄州因东坡文脉底蕴厚重,青春少年因文化自信昂扬向上。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解码了“以文化人”的时代内涵,更让文明传承的微光,在新一代文化“接棒人”心中,生长为支撑未来的精神脊梁。
记者 张松林 通讯员 付海洋
编辑 曹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