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今晚,叩动青春心弦

穿越千年文脉 追寻东坡精神

国庆假期燃爆全城的

《大江东去》后劲太强

今晚(10月12日)

再度让黄冈东坡外滩

江山明月剧场沸腾

启黄中学八年级全体师生、家长

1000多人零距离沉浸其中

上了一堂别样的文化思政课

这是黄冈持续探索思政教育

创新之路上的又一抹亮色

这部以东坡文化为魂

以现代舞台艺术为形的作品

通过沉浸式场景再现

追寻苏轼在黄州生活四年的生命轨迹

用精心编排的25首歌曲

诠释苏东坡的文学才华人生哲学

生动勾勒出黄冈千年文脉的精神图谱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舞台上的“苏轼”在风雨中昂首高歌

启黄八年级(9)班龙李沅硕同学

低声感叹

“苏东坡先生的扮相太酷了!” 

此刻,没有枯燥的讲解

唯有声光电交织的历史场景

演员身着复原的宋代服饰行古礼

诗词吟诵间满溢的家国情怀

让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

与苏轼对话

与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撞个满怀

八年级(9)班龙余承泽同学对记者说

“以前在课堂上

老师反复讲解‘文人风骨’‘文化传承’

我们都是一知半解,

今天我似乎明白了。”

八年级(11)班付一夫同学

看了演出特别开心

“看完《大江东去》,

对苏东坡的豁达与担当豁然开朗,

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概念,

而是具体可感的品格魅力,

令人深深折服。”

八年级(11)班班主任韦笑眼眶微红

“东坡文化对黄州影响深远。

之前黄州孩子们只能从课本上去了解、

学习苏轼的乐观豁达、仁爱担当,

《大江东去》可以让学生们穿越千年

去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份精神,

对于孩子们来说,

这就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我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这场思政课

让“文化自信”不再是抽象的概念

而是化作了学子们

眼中的光、口中的诗、心中的信仰

学生家长韩婷婷说

“观演时孩子们都屏息凝神、全神贯注,

散场后还围在一起讨论交流,

那种对文化的渴望,

比任何成绩单都让我欣慰,

这才是真正走心的教育!”

“演出尾声孩子们自发齐声朗诵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定风波》时,

我知道,文化的种子

已经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

八年级年级主任林浩的话语里满是骄傲

那一句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不仅是对苏轼的致敬

更是青春一代对中华文化的宣言

他们不再是文化的 “旁观者”

而是要做传承的“接棒人”

黄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将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

这样的文化精品

转化为育人载体

正是其“流量密码”的深层内涵

这堂走出校园的思政课

之所以受到师生欢迎

在于它用艺术的语言讲述文化的故事

用情感的共鸣替代理论的灌输

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

千年黄州,因东坡文脉而厚重

青春少年,因文化自信而昂扬

这场以《大江东去》为载体的研学课

让黄冈的“流量密码”有了更深的意义

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已然超越了时空的界限

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生命的活水

让历史人物化作成长路上的精神向导

使每一次躬身实践都成为文化自信的觉醒

使每一场青春奔赴都闪耀着文明传承的微光

这一夜

是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密码

在新时代的温柔解码

终将在黄冈学子的生命里

长成支撑天地的精神脊梁

编辑 | 李奕漫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爱武、陈子恒)

发布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