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工作和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机制创新两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和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机制创新等举措及工作成效,回答社会关注和媒体关心的问题。
第一场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水兵,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邹才发,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倪志勇,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支队长、二级高级警长苗爱军,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茂介绍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相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强市和品牌建设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项目建设年”“消费提振年”重点任务,并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点任务、科技创新发展和营商环境重点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授权专利7566件,居全省第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同比增长33%。全市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达6.2万件,居全省第4。全市地理标志产品达62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蕲艾品牌价值142.58亿元,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51.23亿元,蕲艾还入选了“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全市共有32个品牌入选中国、湖北省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蕲春艾灸师”荣获2024年“我喜爱的湖北品牌”银奖,东山问梅村、英山云雾茶、龟峰山景区、燕儿谷等4个品牌入围2025年“我喜爱的湖北品牌”决赛,黄冈品牌竞争力、辐射力持续增强。
第二场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水兵,蕲春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周志刚,红安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刘琪林,分别介绍我市“个转企”发展机制、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公平竞争协作机制创新举措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个转企”,个体工商户总量超70万户。截至今年7月,完成66.57万户摸底,建4456户培育库,联动多部门提供全周期服务,构建“培育-辅导-帮扶”机制。今年优化审批,将“注销-新设”改为“一次办成”,推行集成服务,已为314户直接登记。此外,开展“两送两问”活动,走访526户企业,解决486个问题,培训14场,提供98个岗位,帮助286家企业融资1.2亿元。2024年以来,1716户个体户成功转企。蕲春以信用评价推动蕲艾产业转型,涉艾主体超4000家、产值破160亿元,建“4+”评价体系与“45+3”机制,搭“蕲艾信用通”平台,组同盟深化跨区域合作。2025年上半年发放涉艾贷款5.73亿元,18家A级企业申报“湖北精品”。红安县创新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机制,2024年修订3项制度,今年印发2项方案,成员单位扩至33家,协同效率提升超50%,2024年审查新增政策113项,审查率100%,还依托省系统探索AI技术,提升审查质效。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好 李娇 通讯员 郭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