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铸就度假区新画卷 罗田19℃凉都品牌焕新启幕冲刺国家级



7月4日,罗田县在汉隆重举行大别山旅游度假区品牌发布暨夏季旅游产品推介会,以“四季休闲+康养度假”为双核驱动,全新升级品牌形象,重点推出“19℃凉都”避暑康养产品矩阵,诚邀八方宾朋共赴清凉之约。  



依托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天堂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大“国字号”生态名片,罗田森林覆盖率高达72.4%,盛夏平均气温仅19℃,是华中地区罕有的清凉避暑胜地。新品牌深度融合国内一流生态资源与“大别山”文化标识,全力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

该县按照“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的战略部署,立足“大别原乡·度假天堂”主题定位,坚持“生态+文化”双IP驱动、“全时+全龄”双链条打造,举全县之力创建“大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精心打造“森”系避暑线路:游客可登临天堂寨、薄刀峰,于19℃清凉中徒步探秘奇峰云海;泛舟天堂湖国家湿地公园,尽览山水画廊。四条峡谷漂流同步开放,劈波斩浪间尽享“艇在林中走,人在画中游”生态奇遇。


红色基因铸魂,为文旅融合注入澎湃动能。罗田将诞生于1928年革命烽火的大别山精神融入发展血脉,以“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红色底色,书写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绿色答卷。九资河镇深挖“京剧鼻祖”余三胜故里资源,打造三胜剧院、非遗工坊,推出“戏曲研学+国潮夜游”沉浸体验;鸠兹古邑文旅街区上演《梦回鸠兹》等大型实景剧目,点亮璀璨文化“夜宴”。



生态价值转化,让绿水青山成富民靠山。在“两山”理论指引下,该县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模式:河西畈水岸花海露营基地接待量年增40%;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年交易额破5亿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新建特色民宿与智慧导览系统推动游客满意度连续三年超90%。2024年度假区接待游客5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5亿元,同比增幅均超25%。


罗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黎表示,罗田正锚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加速奔跑。根据规划,至2035年,度假区年接待游客将突破800万人次,区域综合收入超百亿元,奋力打造中部崛起文旅新支点,为“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载得动梦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邹德祥 何斌 通讯员朱胜刚 陈钦 郑诚 潘纨希 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