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李昱颐 宋婷
“跳!再跳!”“终于轮到我了”……5月8日大课间,在蕲春县张塝实验小学彩绘地面游戏园,三五成群的同学们,在色彩斑斓的游戏图案间跳跃穿梭。灵动的身影和地面彩绘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校园课间图景。
今年3月,我市出台《中小学“守护成长”十条举措》,该校迅速响应,历时1个月,打造全县首个融合“体育+美育+智育”的彩绘地面游戏园。
“我们不是简单绘制图案,而是构建一个立体化成长空间。”该校党总支书记刘堂新介绍,12个主题游戏区均由专业团队设计,既保留传统游戏精髓,又注入现代教育理念。
只见同学们时而抬脚、时而弯腰、时而转身、时而跳跃,有的专注地玩着消防知识飞行棋,有的在跳房子游戏中背诵文明礼仪口诀,还有的在“数字英语跳房子”区域边玩边学,同学们在一蹦一跳间收获成长。
在“安全知识飞行棋”区,四(5)班学生田宇宸正和伙伴们展开角逐。“遇到火灾要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他精准跳到标有“安全出口”的格子上,赢得一片喝彩。这种将“地震避险”“防溺水”等知识点融入游戏的设计,让同学们无形中将安全知识熟记于心。
“草莓蹲完芒果蹲……”运动游戏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果萝卜蹲”正在上演。孩子们化身各种水果,在西瓜、香蕉造型的彩绘区域间灵活切换。体育教师邱松创新设计的“古诗跳房子”成为爆款,每跳一格需背诵对应诗句,五(1)班学生张雨涵已能完整跳出《将进酒》全诗。
低年级区“数字英语跳房子”前,学生用脚尖轻点“7+8”的格子,脱口而出“fifteen”。这种将四则运算和英语单词结合的游戏,让学生学习数学和英语的兴趣更浓了。“现在课间15分钟都能记住几个单词了……”班主任邓琼玲笑着展示同学们的“游戏学习笔记”。
课间铃声响起,该校呈现令人惊喜的变化:曾经追逐嬉闹的走廊,如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玩益智游戏的身影;洗手间前排队的同学们自发玩起“成语接龙拍手游戏”;就连教师们也加入“礼仪跳房子”行列,师生共跳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美丽风景。
该校的创新不止于地面游戏,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做到“周周有主题,天天都精彩”:自主开发葫芦丝演奏校本课程,课后服务还可以选择篮球、跳绳、乒乓球、足球、舞蹈等社团,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每周五天,大课间活动每天不重样:周一礼仪操,周二集体跑,周三葫芦丝,周四集体舞,周五红歌大合唱。
人人有舞台,天天乐成长。该校坚持每天运动2小时,让学生全员动起来,“五育”得到全面发展,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孩子回家吃饭香,睡觉踏实,个子蹭蹭长。”“孩子现在每天主动分享游戏中学到的知识,连家人都跟着学会了火灾逃生口诀。”家长们在家校记录本上这样写道。
如今,走进张塝实验小学,课间能看到跳格子背诗的身影,午饭时能听见“光盘小能手”的比拼,放学时葫芦丝声飘满校园。
“教育本该如此,让知识在跳跃中生根,让规则在游戏中内化,让成长自然而然发生。”看着同学们的笑脸,该校校长李国栋欣慰不已,彩绘游戏区不仅是游戏空间,更成为流淌着教育智慧的活教材。好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笑着接受,跳着成长。
编辑:陈波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