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浠水的广袤田野,金灿灿的油菜田里,一场由智能农机主导的“丰收战役”正火热打响。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依赖经验的传统耕作,到如今搭载智能系统的机械精准作业,黄冈市浠水县以油菜机械化分段收割为突破口,为农业增产装上“智慧引擎”,开启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新篇章。
智能农机“登场”,收割模式大变革
5月6日,在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大畈的1500亩油菜示范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机作业演示会吸引了众多目光。油菜种植大户代表和农技人员围聚田间,共同见证智能农机的“高光时刻”。
只见加装分段收割平台设备并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缓缓驶入油菜田,机械臂精准摆动,锋利的刀刃将沉甸甸的油菜秆整齐割下,铺设成均匀的“金色地毯”。
“这和我们以前人工收割、传统机械收割完全不一样!”围观的种植户纷纷感叹。相较于传统联合收割“一次性完成”的模式,此次推广的机械化分段收割采用“先割晒后脱粒”的创新流程。8台新型智能农机分工明确,有序完成割晒、捡拾、脱粒全流程作业,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科技的“智慧”。
数据见证成效,增产优势显著
智能农机带来的不仅是收割模式的改变,更是实实在在的增产效果。浠水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高立兵亮出一组对比数据:传统一次性收获的损失率在25%左右,而借助智能分段收割技术,损失率可稳稳控制在10%以下,增产达15%。这意味着,每100亩油菜田相较以往就能多收获15亩的产量。
“油菜是后熟性作物,割倒后还能继续吸收营养5天左右。”高立兵解释道,分段收割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让油菜籽粒更加饱满均匀,出油率也能提升5%左右。从损失率降低到出油率提高,分段收割技术为油菜种植带来了“双重效益”。
浠水县玖远玉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喻江诚在现场观摩后激动地说:“干了这么多年种植,这次算是见识到科技的力量了!以前收割全凭经验,效果好坏心里没底。这个‘智能农机’分段收割的机械损失率极低,收割作业既干净又高效,菜壳里几乎看不到残留的油菜籽,产量有保障,我们种得更安心。”
科技持续赋能,护航丰收之路
为了让更多种植户享受到智能机械化分段收割的红利,浠水县目前已投入40多台套专用油菜分段收割设备,穿梭于各个油菜种植区域,为农户提供专业服务。
不仅如此,该县当前至5月底正在密集开展10余场农机操作培训,重点推广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植保等10项新技术,让智能科技全面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夏收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以硬核科技护航农业丰收之路。
从“靠经验”到“靠智能”,浠水县的油菜收割变革,是黄冈农业迈向现代化的生动缩影。在农业科技的持续赋能下,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不断激活增产新动能,绘就一幅幅丰收画卷。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辉 通讯员 冯伟 陈广泽
编辑:毛紫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