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小梅 通讯员倪狄巍)“这街道修得平平整整,走起来踏实又舒服。”4月18日,在团风县上巴河镇西街口,出门乘凉的刘大爷走在新铺的沥青路上,喜笑颜开。
曾经布满裂痕的“补丁路”,如今已变成平坦大道;过去污水满路的场景,也已被地下管网“封存”。沿街商铺门前新栽的果树,香气随风沁人心脾。这场从“面子”到“里子”的蜕变,正是上巴河镇以民生为支点撬动幸福杠杆的生动实践。
“下雨天踩水坑,晴天吃灰尘”,这曾是西街居民日常生活的写照。作为贯通镇区的交通要道,这条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街,因年久失修,成了群众心中的“堵点”。
为此,上巴河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实地察看路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制定解决方案。
在保持原有街巷风貌的基础上,改造工程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实现了功能提档升级:三层沥青路面消除了沉降隐患,雨污分流管网让雨天积水问题成为历史,智慧路灯兼具照明与安防功能。如今,法王寺街、商贸街等6条道路焕然一新。
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激发了百姓的凝聚力。村里的热心青年积极参与村中各项工作,成立巡逻队维护治安;沿街商户自发组成志愿队,清洁房前屋后卫生,倡导“西街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的理念。
上巴河镇聚焦群众难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助力居民生活由“忧居”迈向“优居”,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让大家的幸福感直线攀升。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