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徐俊)4月11日,英山县陶家河乡角耳尖昭友家庭农场内,负责人储昭友带着帮工忙着搭建天麻基地遮阳棚。他干劲十足:“县里重视中药材种植,我得建好基地,通过验收还能拿奖补资金!”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湖北省现代中药材产业示范县,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和出口基地,“英山苍术”“英山茯苓”等都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截至2024年底,英山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9万亩,干品年产量超过3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为进一步推进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今年2月底,英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了《英山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试行)》以及验收细则。针对茯苓、苍术、天麻等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推出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提升了中药材产业质量和效益。
依据细则,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期间新发展中药材的各类主体,皆可申报奖补。不同中药材品种,申报要求各有不同,主要围绕种植规模等方面设定标准。通过验收后,种植主体将获相应奖补。此外,对于积极建设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并通过省级延伸检查的,会给予额外支持。
目前,相关奖补对象正积极完善基地建设、筹备申报。不同种植品种与基地类型,对应不同验收流程,各环节都将严格把关。奖补资金将直接拨付至种植户或市场主体,确保精准发放。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