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通安全“声”入人心

让交通安全“声”入人心 

通讯员余嘉琪    春日的黄梅县城,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在街角游园、乡间田野、校园内外,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近日,黄梅县以“践行文明条例 共育城乡文明”为主线,通过文艺搭台、宣讲入户、志愿同行、教育入心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安全宣传网络,让文明出行的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小舞台唱响安全大戏     

“竹板一打响连天,交通安全记心间……”3月24日的古塔小游园里,黄梅小调与快板节奏巧妙融合,原创节目《文明出行记心间》引来阵阵喝彩。    

这场由黄梅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安全同行·幸福相伴”新南街宣讲活动,将交通安全知识转化为乡音乡韵,正是黄梅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之举。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安全记心中;酒驾超速要不得,平安出行乐融融……” 现场,交警大队4位干警以独具地方特色的“黄梅调+快板”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拍手叫好。    

 “把公园广场小阵地变身百姓宣讲大舞台。”黄梅县委宣传部工会主任周文红表示,过去拉横幅效果有限,现在把交规编成戏词,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而且在街角小公园等群众集聚处举办交通安全、禁毒、反电诈等宣讲活动,能更好地走近群众。               

 以案释法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薄弱环节,黄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   在停前镇停前村,民警用方言土话讲解案例:三轮车载人侧翻的惨痛教训、未系安全带的致命风险,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让村民们听得直冒冷汗。这种“以案释法+情景还原”的模式,让交通安全教育跳出刻板说教的窠臼。   

 活动现场,民警还通过交通安全知识互动问答,发放安全头盔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据统计,黄梅巡回宣讲已覆盖4个乡镇,发放安全头盔500余顶,受教育群众超7万人次,农村地区头盔佩戴率提升至78%。                

 柔性劝导催生文明花开    “阿姨,遮阳帽能防晒,反光条更能保安全!”3月27日,分路镇志愿者周红霞将定制反光帽递给买菜的王阿姨。  

  60余名“红马甲”穿梭街头,对未戴头盔者采取“体验式教育”——违规者需参与半小时交通劝导,首次违规还需在朋友圈“现身说法”。    

黄梅县分路镇派出所副所长倪凯介绍,这种“教育+体验”模式实施以来,镇区交通违法率下降47%。  

 民警凭借对法律法规的权威解读,为居民答疑解惑;志愿者通过入户走访、案例讲解,将文明出行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蓝与红的交织让安全知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