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战线的“一把尖刀”

经侦战线的“一把尖刀” 

 记者何国顺 通讯员王聪   

  将扎实的金融、财务和法律知识运用到办案实践中,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提炼、对比、分析和推理,助力一线办案民警“精准化”侦查方向,成为经侦战线上的一把“尖刀”。   

 他就是黄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辅警王冠。44岁的王冠,在黄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岗位上砥砺奋进二十三载,参与办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46起,配合抓获犯罪嫌疑人570余名,为群众追赃挽损千万余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担当和奉献。去年12月,王冠被授予“荆楚最美基层民(辅)警”荣誉称号。      

王冠新

    

传承公安之梦 续写警察人生   

 王冠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父辈们惩恶扬善的英勇事迹,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无限向往和崇拜。    

高中毕业后,王冠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并选择了与公安工作相关的专业。大学毕业后,他通过招警考试,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到最后阶段,却因身体条件的限制被淘汰。    

面对这样的打击,王冠没有放弃,而是将这份对公安事业的热爱转化为更加坚定的信念,决定以辅警身份继续追逐自己的警察梦想。    

在黄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王冠迅速适应了新的角色。他深知,虽然身份不同,但职责和使命同样神圣。   

 工作中,王冠勤学苦练,向书本学知识,向案卷学经验,向民警学技巧,全面锻炼自己。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他逐渐熟悉各类经侦业务,擅长对各类案件进行综合研判及资金分析,成长为打击各类经济犯罪的“一把尖刀”。               

抽丝剥茧破迷局  寻找案件“命门”     

针对当前经济犯罪活动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情况,王冠通过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钻研业务知识,几年下来,已熟悉各类经济案件的犯罪规律,能够对各类案件的涉案资金进行分析,关联出各类关系人,查找资金下落,为一线办案民警提供侦查方向。  

  2018年6月,黄冈市公安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王冠通过研判资金流向找寻犯罪线索,成功研判出多起与涉黑组织相关联的经济犯罪案件,他利用技术分析协助破获了“6.26专案”,抓获了主犯杨某、周某等,并揭露了该黑社会性质组织控制建筑工程领域串标案件17起,团伙抽逃出资案件1起,非法集资案件1起;协助侦查揭露“9.26专案”洪某某等以红顶商人作掩护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本质。   

 王冠充分运用侦查技能,有力证实了黑社会的经济特征、组织特征、控制特征等,深挖追缴了涉黑资产,得到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追赃挽损不停步  初心如磐护民生  

  2019年,黄冈市发生一起重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主犯程某某控制的某公司以黄冈为主要经营地,在北京、黄冈、武汉、襄阳等地设立分公司,非法向社会吸收存款,造成1700余名投资群众受损,群众资金损失巨大,诱发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对该案的侦破迫在眉睫。    黄冈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侦破专班,王冠不畏艰辛,多次加班加点,对该案的涉案资金进行分析研判,通过资金流向查找资产下落,为案件侦办付出大量心血。   

 截至起诉时,公安机关共查控财产72项,清收、追缴、扣押资金793.14万元,查封房产10处,冻结股权3处,冻结拍卖资金4149.3万元,登记保存犯罪嫌疑人程某某关联的公司和个人应收债权45项。   

  这些战果,得益于王冠为追赃挽损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大限度防止了涉案资产的流失。              

  一案一策巧布局  境外追逃结硕果    

自经侦部门开展“猎狐”行动以来,王冠作为全市“猎狐”专班的主力之一,积极投身该项工作。   

 10年来,他坚持一案一策,推动境外追逃“精准化”。结合境外在逃嫌疑人涉案情况、家庭情况、资产情况、社会关系、境外生活等,因人因案细致复盘、逐一梳理,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围绕在逃人员通信流、资金流、人员流,综合运用各类手段深度研判,为追逃工作提供方向和有力武器,在全市公安经侦部门掀起“猎狐”跨境追逃凌厉攻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0年来,黄冈“猎狐行动”共计抓捕、劝返境外逃犯29名,追缴赃款1.4亿余元,取得了全省第二的好战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