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法院跑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度”

云端调解+批量化解 

黄州区法院跑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度” 

通讯员 张明莉 

3月19日,黄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通过“线上调解+类案集中处理”的模式,高效化解17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原告B公司经授权取得美术作品作者A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却发现被告C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中擅自使用A的作品进行商业宣传,遂向黄州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C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黄州区法院受理后发现,被告C的侵权行为涉及17起同类案件,案件事实相似,需统一裁判尺度以提升效率。 案件承办法官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同类案件,整理出“侵权事实明确、赔偿标准统一”的裁判思路,并结合公证材料、权属证明等证据,确认被告C的侵权事实成立。 

法官多次联系被告C,告知其登载微信公众号的行为构成侵权,并展示类案判决结果,强调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被告C最终承认侵权,但提出经营困难,请求降低赔偿金额。随即,法官向原告B转达被告C的困境,B表示“赔偿非目的,重在制止侵权”,同意协商。双方初步达成“删除内容+降低赔偿金额”的意向。  

针对被告异地难题,法院启用线上调解平台,组织双方“云上”协商。法官通过屏幕共享展示证据和类案标准,提出折中的赔偿方案,获得双方一致认可。调解协议签订当日,原告B确认被告C侵权内容已删除,且C当场线上支付赔偿款项。  

该案是司法创新赋能知识产权保护的生动实践,通过“类案集中调解+云端调解”,实现17起纠纷高效化解,统一了裁判尺度,节省了司法资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