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国和他的“云上果园”

记者 方新平 通讯员 田志松

初冬时节,在蕲春县漕河镇彭祖村黄山岗上,200多亩油茶,树树茶花正开,摇曳出多姿多彩,一点都看不出来今年的大旱灾情。

“是陈保国帮我们把荒山变成了‘宝山’!”11月11日,前来采摘油茶果的村民们,谈起这片云上果园的创建人陈保国的创业故事和他的精彩人生,无不赞叹!

今年59岁的陈保国是蕲春县大同镇“一线天”金沟村农民。自13岁起便身患贲门失弛症,吞咽艰难,可就是这么一个连吃饭都十分艰难的人在与病魔斗争的同时,在逆境中自主创业了32年。

“陈保国是个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极强责任感的人!”蕲春县残联主席申健说,陈保国父亲48岁才生了他,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夭折,一个呆傻。尽管自己病魔缠身,活命艰难,但他自己拯救自己,养活老父、病母、傻哥,还一路创业,不断奉献爱心,资助弱者。

申健说,32年里,陈保国不仅先后创办了4所学校、8家公司、3个合作社,横跨商业零售、广告传媒、文化教育、演出经纪、企业管理、健康养生、农业开发等行业,还带病坚持照料重病母亲19年,成为大家称道的“孝子”。

因为责任,他管理县人民会场10年零失误,8年县里县外商演生涯零事故,央视“星光大道”全国巡演,他负责的湖北市场连续四年排名第一,18年办校保平安,免费、减费培训下岗职工子女和残障人士、特困生1000多人……

就是因为心中有责,他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幸运,不停奋斗,不断感恩,以强者的姿态展示一个钢铁汉子的精彩人生!

金沟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800余人的小山村,向外移民200余人,造成不少山地荒芜,加之山高路远,管理失调,村民靠山吃山,坐吃山空,越靠越穷。

“再也不能让乡亲们这样穷下去!”陈保国暗下决心要努力改变家乡面貌。

2010年,陈保国出资承包了家乡的7000多亩荒山,希望通过资本营运的模式,来改变家乡面貌,把荒山变为宝山。

为此,他联合仙人台景区,制定出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多次带着省内外投资商进山考察,并最终从网上认领奶牛认领果树中受到启发,制定出一套“云上果园”农业观光和药物种植观光系列项目的众筹开发方案。

“利用资源整合、城乡对接、众筹、朋友圈等现代元素结合大胆的创新思维,让城里人在亲近自然、放飞心情、快乐采摘、果实分享的美好体验过程中各得所需。”金沟村党支部书记田海权说,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金沟的“云上果园”项目不仅得到了众多城里人的热捧,成了许多市民抢购的“金宝宝”,还极大推进了村级旅游开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如今的金沟已经不是原来的贫困山沟了!”田海权自豪地说,三重瀑布,十里长渠,百年古藤,千亩花海,万亩丛林,无须代言,金沟就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远近的游客纷至沓来。

为帮更多的山区村把荒山变成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宝山,2014年陈保国又在县城附近的漕河铁山村承包了200亩荒山,主攻油茶和果树。

“这里有临近县城最高的山(海拔487米),山上有知名的鲁王寨,寨上拥有至今保存完好的鲁王庙、古长城以及茂密的森林。登高远眺,县城漕河尽收眼底,山脚下群山环绕的小盆地,一片田园风光,令人陶醉。这里区位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陈保国说,他采取“云上果园”的众筹模式,吸引多方资本,配合县城发展建设,从事旅游观光开发,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了县城的后花园、周末人们的打卡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