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徐娜 蔡烨)11月26日,笔者获悉,今年黄州区作为市区“数公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区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机遇,统筹力量,推动各类基础数据有序流通,为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截至目前,全区55个社区515个网格已实现“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全域覆盖,现正加快推进三镇一乡“一标三实”全域覆盖工作,黄州“数公基”建设正扎实步入扩面阶段。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黄州区专班不断创新数据核采方式,每个专班人员对口指导帮扶乡镇街道。通过“传帮带”方式,壮大全区基层采集力量,提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区“数公基”专班通过治理各部门存量地址数据,组织社区网格员、民辅警实地核查,对市区每栋房屋赋予标准地址。新的门牌系统通过将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与房屋标准地址、原有各类地址相关联,使每个房屋地址都拥有一个“电子身份证”,城市门牌全部焕然一新。这不仅便于居民和访客通过扫码快速获取位置信息,验证地址的真实性,而且能极大地简化紧急救援、社会治理、政务服务、邮政快递、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操作流程。
据悉,在地理数据的全采集过程中,黄州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城区电子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白模生产数据采集工作。其中,城区55个社区的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等信息完成率均达到100%。此外,还对170条城市道路进行重新核实命名,规范命名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夯实了全域扩面建设基础。
目前,该区正全方位推进中心城区“一模一牌”建设和乡镇“一标三实”全域覆盖,城区55个社区的实体二维码门楼牌制作安装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