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工程看黄冈 奋进2023】黄州区: 实施“四区联动” 推动城市更新

时令虽进入寒冬,而在黄州城区的大街小巷,到处呈现出“四区联动”城市更新的火热场面。

去年以来,黄州区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市场参与”,把自下而上居民意愿与自上而下城市规划相结合,突出民生服务、文化风貌、城市功能“三统一”和完整社区、物业服务、共享机制“三合一”,统筹推进小区、社区、街区、片区“四区联动”,解决了一批老旧小区、三无小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同缔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黄州城。

以城市体检为基础,建设完整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出门就有菜市场、理发店、幼儿园,社区定期组织亲子活动、艺术插花讲座等活动。在黄州区红卫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基本生活所需就能满足。

作为黄州区完整社区示范点,红卫社区通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等举措,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为顺利推进完整社区改造,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拟定改造事项,逐一付诸实施。花园路上各类门店、商铺较多,店面风格不一。社区采取商户出资一部分,社区统筹一部分,共同完成改造提升。爱心企业松泰公司建设花园路社区食堂,解决辖区内居民就餐不便问题。居民让出西湖花园闲置土地,建设4个口袋公园,让居民休闲锻炼有去处。红卫社区老人自告奋勇搜集挖掘社区舞龙灯文化,为花园路龙王庙改造提供文字资料。辖区单位环境监测站免费提供门面房,社区有手艺的居民主动报名参与,开展家电维修、修鞋洗鞋、缝改衣服等便民服务。

去年以来,市区两级聚焦“一老一小”,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一社一策制定建设计划。截至目前,10个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已全部完成,52个城市社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已达标930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已补齐2052个。采取租一批、划一批、改一批、建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建成“爱心驿站”56个、时间银行54个、“爱心课堂”40个、妇女之家55个、科普驿站8个、阳光之家4个、爱心食堂12个。

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共建人民城市

建新社区关山南路、关山中巷、黄家湾路是5、6、7、8组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总长度1300余米,最窄处仅供行人、电动车通行。三条道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私搭乱建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群众颇有怨言。

建新社区大党委组织9家主协创单位下沉党员、6名城管队员、35名社区工作人员成立入户动员工作专班,逐户走访,听取意见。邀请省级规划团队编制更新改造方案,公开展示形象效果样本,让群众都来“品头论足”。每条道路推选5名威信高的居民作为民意代表,全方位监督“先拆后建”全过程,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去年以来,发动市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小区)收集民意、倾听民声、解决民忧。49名市派第一书记、52名区派挂职副书记、219名城管队员和89名民警常驻社区,谋划推动主城区208个小区微改造项目、10个完整社区试点和26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项目建设。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55个社区分别与233家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87家“两新”组织党组织共建社区大党委。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群众意愿、便于治理”的原则,将1036个小区优化调整为498个小区(片区)治理单元,同步组建小区综合党支部,扎实推进小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物业服务、矛盾调处和群众参与“五个全覆盖”。

同时,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调整,城管、住建、生态环境等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288项行政处罚事项已下放至黄州区。11个执法大队341人已全面接管、平稳运行,共同缔造力量不断强化。

以兴办民生实事为切入点,扮靓城市“里子”,提高居民幸福感

城市更新,要“面子”更要“里子”。

青砖湖环湖路是宋元黄州古城遗址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期的定惠院、承天寺等系列遗址遗迹所在地,周边毗邻居民小区7个,覆盖居民2.3万余人。环湖路原种场居民区有970余平方米破旧不堪的危房,既影响市容市貌,又存在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

美丽黄州城共同缔造工作开展后,青砖湖社区大党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宣传政策,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区审计局无偿将临街门面租赁给社区,用于建设社区食堂。在外工作的党员游建林捐款1000元。一企业老板让出自家宅基地,用于建设青砖湖环湖路小游园。

长期以来,“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去年,黄州区组建公共物业服务公司——鸿福物业公司,通过市场化物业平台兜底的方式,全覆盖兜底进驻488个“三无小区”,实现了规范化物业服务全覆盖。

鸿福物业入驻赤壁街道四海社区“城中村”江家湾后,按照片区大小、户数等实际情况,划定保安和保洁人员责任区域,明确职责范围。定期评选“最美庭院”,开展居民互荐、代表观摩、群众投票等一系列活动,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让“三无”小区告别“脏乱差”环境。

以民生需要为重点,加强街区建设,拓展良好城市生活空间

去年以来,黄州区围绕主城区赤壁大道、新港北路、明珠大道、黄州大道等“四路一环”干道及沿线节点社区建设,建立19个联系点,集中力量开展拆违治乱、风貌改造和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黄冈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赤壁单元规划为历史文化传承型。改造项目在保护更新提升的基础上,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吸引力和环境品质为目标,将集国学体验、艺术创作、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综合配套于一体,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生态宜居3大方向刷新赤壁单元东坡文化IP。

一条条街巷延续着城市的肌理和脉络,串联着万家灯火。市区去年已完成坡仙路、珠宝路等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推进黄州大道北段、106国道等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打造特色文化街区,让城市可以“被阅读、被感知”,还有“人情味、烟火气”。

(组稿:通讯员谢春龙 贡珍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