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资产变文旅IP 老库房蝶变新地标

本报通讯员 尹宏伟 罗雨 李晓

“热干面”乐队演出、棉朵朵市集、国风快闪巡游、席地野餐、非遗体验……

“五一”期间,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开园,通过年轻化、创意化的表达方式,以特色活动为看点,以多元场景为亮点,打造全方位郊游度假体验,形成以景区为核心的“1+N”融合文旅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武汉城市圈游客露营、打卡。

5月1日至3日,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在纷繁热闹的县域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火爆出圈。

沉睡资产变文旅IP

叶路洲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前身为叶路洲棉花采购站,建于1965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叶路洲唯一的棉花收储机构,被当地人称为“洲西棉仓”,见证了叶路洲棉花产业的发展,承载着数代人的记忆。

长江之水奔涌东去,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棉仓等老旧建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划入尘封的历史中将近10年之久。由于空心化多年,部分棉仓建筑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市、区大文旅专班经过深入调研,出台叶路洲农文旅融合发展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明确由黄冈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升级改造棉花采购站。在保留棉花采购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建设沉浸式演出剧场、时光博物馆、民宿等,为武汉都市圈市民周末休闲度假提供新的选择。

棉花采购站的改造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时光”记忆,让老红砖、老厂房转化成新业态、新地标,同时也让洲上居民感受到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让老一辈人郊游、怀旧有了新去处,让年轻人有了周末打卡、露营的好去处。

通过活化资源,加以创意设计改造,沉睡的堵城镇叶路洲棉花采购站再度开放,由传统“物质棉仓”转型为现代“精神粮仓”,成为当地新的农文商旅产业聚集区、鄂东研学新街区。

老库房蝶变新地标

叶路洲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江心洲之一,自然环境优越、人文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便利、产业基础优良,是黄冈市区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区域。

叶路洲棉朵朵微度假中心开园期间,结合当下新潮的户外帐篷音乐会模式,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五一”假期前三天,各式各样的演出在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精彩呈现,游客们看罢这场赶那场,不亦乐乎。

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探寻旧建筑与新空间的融合之美,践行旧棉仓活化再利用的城市更新方式,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升级改造,经过创意设计和业态重塑,蜕变为一个多元业态综合体。

黄冈文旅集团总经理涂桢华表示,围绕留、改、拆,将微度假中心景点融入多彩旅游路建设中,串珠成链,留住记忆,留住乡愁,打造城市新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的人。

微度假引爆乡村游

“棉朵朵”的成功改造,对周边环境进行合理保护性开发,不仅守住叶路洲传统人文脉络,还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

叶路洲以水果、蔬菜种植为主,洲内有7家大型市场主体和30余家合作社,其中,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叶路洲后,引进寿光种植技术,投资5.5亿元,流转土地5750亩,建设8900㎡玻璃温室大棚1个、江南型日光温室大棚840余个,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现代农业,成为全市现代农业标杆性龙头企业。

游客们可以在“棉朵朵”参加各类文娱活动,购买螺丝椒、蓝莓、西红柿、羊角蜜等农特产品,东坡雪糕、东坡酸奶、非遗漆扇、东坡诗词、堵城农民画等文创产品,还可以品尝烧烤、小龙虾以及黄州街头美食,了解汉服、投壶、点香等传统文化。也可以驱车几分钟到达洲内各采摘园,采摘草莓、蓝莓、圣女果等,在农家乐体验地道的农家饭。

良好的口碑和密集的客流量,增添了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的发展信心。王岭村利用状元驿站打造叶路小店,主打叶路洲农特产品销售、烟酒零食销售、农民画文创产品销售。大庄村在文昌河畔建设时光小卖部,提供寄递物流、烟酒零食销售、文创产品销售以及自产蔬菜代卖等服务。

“城市微度假中心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堵城镇的乡村游品质,推广宣传状元文化、农民画非遗文化,引领镇域消费扩容升级,还进一步优化了洲上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完善升级叶路洲的基础设施,成为堵城镇又一张闪亮的名片。”堵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鑫鹏表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