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限“培”同时还要限“游”

2021年以来的教培行业,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风声鹤唳。6月中旬,教育部新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双减”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及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受此影响,与年初相比,教育中概股的总体市值蒸发近千亿美元,不少拟上市头部教育企业的估值更是缩水了三分之二。

一直以来,社会上有两大问题备受关注,一个是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一个是孩子沉迷于游戏的问题。

针对后一个问题,早在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对国内市场中的网络游戏实施必要的管控,严格限制其数量。

这则不起眼的以防控近视为由的方案却砸出了巨大波澜:规定出台次日,国内两家知名游戏公司股价跌幅均超5%,整个游戏板块市值也因此缩水了上千亿元。

为什么要限“游”?因为当游戏行业的高利润、高回报被资本所熟知,游戏公司开始从用心做游戏变为圈钱为上。最终整个行业变得浮躁,企业的宣传策划也成为博人眼球的工具,毕竟让用户下载才是王道,这些用户中就包括不少未成年人。

当孩子从游戏的控制中被解救出来,却又集体被课外辅导“绑定”。过去十年,教培行业从蓝海市场进入红海竞争。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至少有40万家校外培训机构,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下,在线教育行业加速进入了风口期。

尤其2020年,在线教育的融资额更是创下历史新高。高额融资背后是选手们的蒙眼狂奔。仅在2020年暑期,头部几家公司在广告投放大战中便砸下了60亿元,更是闹出了“作业帮等四家在线教育机构同请一人录制宣传广告”的笑话。

在资本的推动下,教育行业变得和游戏行业一样,选手们不管课程质量如何,只管火速抢占孩子的时间、家长的荷包就行。殊不知,商品过剩会导致经济危机,教育过剩会导致学习危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校外培训机构是市场的产物,有需求就会有供应,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决定培训机构的数量,并不能从根本改变问题。很多家长之所以送孩子去上课外班更多还是寻求一个心理安慰:至少比在家无所事事、刷视频、打游戏强!

如果校外培训机构受限,家庭教育模式又力不从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在学习和童年的美好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笔者看到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提出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等。

以上这些方案都是想用学校教育来充实孩子的课外时间。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限“游”令已经发布,但孩子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绕开游戏巨头们设置的审核关卡,用家长账户充值,给游戏主播打赏等问题屡见不鲜。

6月中旬的一份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将成为核心电竞爱好者最多的区域,人数规模达到9280万,超过美国和巴西,位居首位。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限“游”令不严格、不加码,如果周末和寒暑假都不能补课, “双减”工作或会把孩子们空出来的时间又推给了游戏厂商,这就像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来源:证券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