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博物馆是什么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是在全球持续经历一年多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博物馆日。如果说,以前人们满足于宅在家中,轻点手机云览博物馆的话,今天,可能更多人更希望能走进博物馆,与展品文物来一回近距离接触。可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因此,国际博物馆协会希望全球博物馆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探讨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由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便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说到“恢复”,这是博物馆人和观众们的共同心声。在疫情之前,一些重磅特展总会引发大家“奔跑入馆”。如今,由于每日参观人数受限,博物馆时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去博物馆不再是“说走就走”,而必须成为一种有计划性的活动。这样的状况,对博物馆和观众而言,都是一种考验。让人乐观的是,疫情之下,人们对去博物馆参观的热情并未减退,各家博物馆也使出浑身解数,拿出镇馆之宝,举办系列展览,吸引公众参与,增强人们信心。因为大家知道,博物馆保存着过去的平静和美好,也记录着曾经的混乱和伤痛,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至于“重塑”,这更是疫情之下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疫情之下博物馆改变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参观形式、展陈形式、导览形式等,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对于自身职能及其价值的重新审视。在疫情之下如何做好社会服务?如何加强社会教育?如何进行宣传传播?如何在与历史之间、未来之间、社会之间、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虽然这些工作自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已经开展,但显然受疫情影响,博物馆需要进一步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博物馆利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把分布在各地各博物馆的稀世珍宝,通过互联网和VR、AR、3D全景息等技术呈现出来,以高水平的交互设计破解了传统布展的局限。这样的创新体验,缓解了燃眉之急。当然也需注意,各博物馆在技术水平上有云泥之差,这种“云展”是否只会一时观者云集,而后便如过眼云烟?如果说这些问题以前尚未思考清楚,那么如今,则必须谨思慎行。

前不久,为了解观众心中的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文博编辑中心、《中国文物报》“展览专刊”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期用问卷数据描绘出观众心中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愿景。其中,关于疫情期间博物馆体现的价值,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博物馆的创新举措体现了它的文化驱动价值,推动社会和人们心理的恢复重塑。但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感受不明显”,说明博物馆还需要探索拓展文化驱动价值的路径。还有受访者提出建议,认为博物馆应发挥治愈作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在疫情之下,我们非常强调社交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看似变为人与电子信息设备的交往。博物馆,应当,也可以在人际关系的恢复与重塑中起到重要作用。博物馆敞开大门,让我们了解古人,畅想来者,其实就是了解自己的过去,憧憬自己的未来。

今天,博物馆越来越走进大众生活,成为社会公众所期望的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博物馆在人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展览场所,在疫情之下,它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这就需要博物馆不断探索自身文化,去驱动价值的实现。

博物馆的未来没有一定之规,重塑与恢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博物馆的光芒不会因疫情而遮蔽。我们如此关注博物馆,不仅在国际博物馆日一天,在过去一年多里,我们对博物馆的日益重视,就已经说明博物馆与人们之间的连接远比想象中紧密。接下来,博物馆“应有为”,也“可有为”。

来源:光明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