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半月谈》报道了基层当前存在一些“啥都会”干部,一些人形象地称之为“黄牛干部”“吹牛干部”和“最牛干部”。这些干部表面上看起来“啥都会”,然而“有的是被动无奈,有的是主动吹嘘,还有的是权力加身后的自我膨胀”——可以说,这些“啥都会”干部,反映的是基层政治生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问题。
“黄牛干部”俗称“老黄牛”,往往干的都是最累、最重的工作。在单位里,他们看起来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实际上心中难免有怨气,有时也是敢怒不敢言。可以说,这些“黄牛”干部实在是事出无奈,因为被动缘故才像“啥都会”的干部。这些干部恐怕也不是“全能”的,他们虽然很忙碌,但有时并不能保证效率。
如果说“黄牛干部”最多只会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吹牛干部”和“最牛干部”则会对基层政治生态产生不容小觑的危害,滋生腐败等问题。
顾名思义,“吹牛干部”就是很会给自己造势和表功的干部,工作上未必靠谱,但很会自我表现。有人曾这样描述此类干部的形象:汇报成绩时当仁不让,把计划当成绩,把“盆景”说成“森林”,将“调门高”当成“站位高”,奉行演技好就是能力强。现实中,这类干部的身影并不少见。他们可能活跃在各个基层的政府部门,虽然工作只做了一点,但在向领导表功的时候,很会花言巧语,让人“眼前一亮”。
从本质上看,这类干部已经背离了为政者的初心,他们并没有把主要心思放在为民众谋福祉的事业上,而是总想着怎么给自己树立形象,尤其是给上级领导留下正面印象。在近年媒体曝光的一些落马官员的案例中,就时常能看到一些腐败官员很善于自我表现。因此,这种爱吹牛的习惯若得不到纠正,就有可能演化成更加严重的问题。
“最牛干部”堪称“吹牛干部”的加强版,他们往往已经成为某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手上握着不小的权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更加谨慎,反而产生了高人一等的心理,觉得自己是“最牛的”,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干部。当然,这种所谓的“最牛”不过是他们自以为是的称号,不会有人真的因此尊敬他们,只会有一些人因为权力而谄媚他们。
对于不同类型的“啥都会”干部,应对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黄牛干部”,要切实落实减负措施,卸下他们沉重的负担,让他们在真正可以发挥才能的岗位上潜心耕耘。而对于“吹牛干部”和“最牛干部”,则要“动真格”:不论是通过廉政教育还是工作监管,都应该让这类干部心存警惕,从观念和行为上约束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应该让他们清晰地看到,追求虚名与滥用权力只会让自己偏离正轨,只有在民众心中获得良好的口碑,切实为百姓谋福祉,才会得到真正的尊敬。
仅仅因为获得一定权力就忘乎所以的干部,注定是走不远的。既然选择了在政府任职,不论是什么背景的干部,都应该坚守底线,恪尽职守,审慎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让权力始终服务于民众的事业,而不是满足一己之利,这样才能保证基层政治生态的清净与健康。希望随着媒体不断曝光这类“啥都会”的干部情形越来越多,这些不健康的现象越来越少。
来源:中青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