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清华大学宣布“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学术论文”。这是继清华大学对博士研究生不再硬性要求发论文后的又一改革举措,有利于破除“唯论文”顽疾,在高校中开了个好头。
当然,疑问也跟着来了。不发论文,会不会让毕业的门槛降低?新规明确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符合要求“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可见,这一“前置条件”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学术了,而是对“唯论文”导向进行纠偏,更全面地把好“出口关”。
剑指“唯论文”及其流弊,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把发论文作为科研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影响因子等,使用过程中不断被片面化、绝对化、功利化。
论文过于盯住量化目标,作弊现象就会出现。学生会作弊,老师也会作弊,老师还会和学生一起作弊,因为数量多少关乎学生前途,还纳入学校和老师的KPI,评价机制就容易异化为论文“流水线”操作。于是在校园外部形成了一条由代写“枪手”、代发中介和收费期刊构成的灰色产业链,在内部产生了一些编造实验数据、杜撰研究结论的不良学术之风。
除了高校,如今社会上也普遍存在“唯论文”的不正确导向。例如,晋升职称、申请经费和项目、年终考核、选拔人才,大抵都以论文为标尺,越来越功利化。除了“唯论文”,现实中还有“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帽子”等顽瘴痼疾,被称为“五唯”。这些现象都亟待消除。
当然,我们对“唯论文”深恶痛绝,不是说论文不重要,“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了”。相反,在国际同行评价和科技竞赛中,论文是必要的、重要的,不发表论文就无法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学者好声音。
我们的问题在于原创性不足、基础研究不强、课题不够前瞻,我们恰恰需要赶紧提升论文水平。要义在于破除一个“唯”字,如果只图数量不图质量,搞得“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就背离了学术的初心。
不破不立。这次清华大学的学位改革举措开了个头,给研究生“松绑”,让更多学生沉下心来搞真学术。今后,如何发挥好人才评价的指挥棒,还需要多维度的机制设计,定性和定量结合,赋予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更科学的权重。
来源:央视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