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福和褔是同一个字吗”登上微博热搜,斩获3.3亿阅读量。不少网友意外迷惑,过年时随处可见的,到底是“福”字,还是“褔”字?
事实上,冲上热搜的“福”和“褔”,虽然长相相似,其实是远亲。两者偏旁部首不一致,一个是示字旁,一个是衣字旁;在读音上,“福”字读fú,“褔”字念fù。
“福”是老大哥,甲骨文中就有它,随着历史流变,“福”字越来越多地与过年相关,福气、祝福、幸福都是好意满满的词汇。
而“褔”字在《新华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常见工具书中并不会出现,只在《康熙字典》中收录。1月28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院魏星专门查阅相关资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专门记载太平天国避讳字的刊物《钦定敬避字样》中,“褔”是避讳字。
明星杨超越曾搞混“福”和“褔”
“福和褔是同一个字吗?”1月25日,这一话题冲上热搜,斩获超3亿的阅读量。两个字看起来差不多,只是褔字在的偏旁部首比福字多了一笔,不仔细看,不容易看出来。
这不是第一次把“福”“褔”两字搞混。2019年1月份,明星杨超越就因为写错了“福”字而被网友发现。某节目中杨超越为网友亲手写“福”字作礼物,下笔却将“福”字错写成“褔”。发现错误后,她自侃“这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
1月26日,记者查询《古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面均没有“褔”字,只有“福”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福”字解释为:“幸福。与“祸”相对。又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而“褔”字在《康熙字典》中有收录,其解释为:“【唐韵】【集韵】敷救切,覆去声。衣一褔。今文作副。”
红星新闻记者多方查阅发现,“福”字是常用字,古代书籍中,“福”字经常出现,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
在中国著名老书法家陈政的书籍《字源谈趣》中,也写到了“福”字的来源: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图A)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
这个字发展到后面的几个阶段,有不同的形式,并沿用到今天。
《字源谈趣》中写到“福”字的来源
陈政的说法,与已故的《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郝铭鉴不谋而合。2018年,郝铭鉴曾在其微信公众号“郝铭鉴语文学堂”中解释“福”字起源:“通常是这样说的:左边的‘示’字其实是个祭台,祭祀用的。右边的一口田,在甲骨文中,是个整体,它描绘的是盛满酒的酒樽,通俗地说,就是酒坛子的形象。所以这是一个会意字,就是拿酒坛子在祭台的前面倒酒,表示向上天、向神灵、向祖先祈福,这才是‘福’字的本义。‘福’字的甲骨文中,酒坛子下面还有两只手,把倒酒的动作,表现得更加到位、更加生动。”
“褔”字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避讳字
而看起来与“福”有些相似的“褔”字,被收录在《康熙字典》中,到底是个什么字?原来,在太平天国时期,“褔”字是当时的避讳字。
由著名太平天国史研究学家郭毅生、史式主编的《太平天国大辞典》中,曾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理事的吴良祚对“褔”字解释为:“‘褔’,‘福’字避幼主洪天贵福名讳加笔改字。”
1月28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院魏星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根据太平天国时期避讳文书的《钦定敬避字样》中记载,“福”代用衣旁,或用复、複、馥等字,或意近似者代以恩宠等好字义。“‘褔’字可以算是避讳字,有时候也不一定会用‘褔’字,根据《钦定敬避字样》可以用别的字代替。”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四川一位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对方表示:“福、褔原本是两个字,福,幸福;褔,通副,一套(衣服)。但在古代,古人书写礻、衤不分,木、扌不分是常事。严格讲不是错,而是书写习惯。古人写成褔,也不算错别字。褔的来源大致可不管,因为真正用它是非常罕见的。褔,90%都应是福的另一种写法。但在现代而言,现代人对文字规范观念比古人要强得多,放到了现代,把福写作成褔就是错别字。”
来源:红星新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