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 | “内卷”“过劳”“打工人”…… 劳动者权利保障为何面临“末端梗阻”?

最近,几起互联网平台员工猝死事件引发群众对“打工人”困境的反思:劳动保障为什么会面临末端梗阻?劳动者想说NO并不那么容易。

其实,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值得称道。特别是在劳动者与劳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中,劳动者不再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自然能够依据劳动法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法的效能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劳动“微争议”发生在劳动合同执行过程中。社会就业压力大,找到一份较为称心的工作实属不易。面对单位提出的无偿加班、超负荷工作、大量承担分外责任等看上去不那么合理的要求时,出于保住工作、维护关系等考虑,无奈被动接受往往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有时候,上司还会递上一碗毒鸡汤:加班是为了提升你,超负荷工作是为了磨炼你,分配额外工作是为了拓展你,是“对你负责”。这样的“负责”,不但不会让人受宠若惊,反而令人胆战心惊。

此时,寻求劳动法介入,在许多人看来不但是小题大做,而且容易将自己逼到死角,不但对解决问题无益,反而容易跟单位撕破脸。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只能委屈自己,在加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久而久之,最终拖垮的是自己的身体,甚至成为家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

劳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无休止地加班,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劳动的目的。在劳动法的阳光雨露下,在合理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内开心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才是劳动者与劳动良性互动的应有之意。如果劳动不能带给我们快乐,就需要反思,问题究竟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还是劳动安排的合理性出了问题。

最近,某职场社交平台上出现一个热门话题:准点下班VS加班,究竟谁才是好员工?有8.1万人投票给准点下班的员工,而支持加班的不到1万人。这或许意味着,近九成人都不认可用工时来判断员工好坏。

准点下班显然并非高标准要求,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随着新兴经济业态不断涌现,工作时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一方面,不受地点限制的计量性质工作,容易诱导劳动者为了获得高收入,长期超负荷透支生命;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的组合,使人们即便下班后也被笼罩在无时无刻的工作安排之下,这种“被动加班”想逃却逃不掉。

网络上最近流行的“打工人”“干饭人”自嘲,折射出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积极乐观的心态,其中也隐射对内卷式工作的无奈。无论是在何种劳动业态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应得到真真切切、不留死角的保障,不能只靠自嘲抱团取暖。

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如何适应新变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期待却又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资本对劳动者温柔以待,相关法律法规要与时俱进,积极呼应新时代劳动者的心声,彻底打破“末端梗阻”,而非等到劳动者与劳动单位分道扬镳时才发挥作用。

当面对一些诸如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与平台究竟是何种雇佣关系,下班后微信群处理工作算不算加班等具体问题时,相关劳动保障规定应该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解释得更清晰明了一些,少一些所谓“原则上”的规定。既方便用人单位执行,又少一些讨价还价的空间。

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还应有担当作为精神,关键时候能够有所为。在争议性劳动问题处理上,不能有等、推、拖的思想,更不能靠舆论压力倒逼劳动单位解决问题。毕竟,能登上热搜的劳动争议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劳动者遭遇“末端梗阻”时,靠的还得是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有了政府撑腰,劳动者在维护合法权益时才能挺直腰板、理直气壮,也少一些事后的悲凉留给人们叹息。

来源:半月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