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看海”困局怎么破?卫星帮了武汉这些忙

曾经,一到汛期,“看海”时常成为困扰武汉市民的问题。然而,今年汛期,武汉虽历经多轮强降雨,多地并未发生严重内涝,市民挽起裤腿涉水的现象明显减少。

武汉发生了什么变化?卫星监测发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过去武汉市民开玩笑时爱说:“夏天到武汉来看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较低、先天排涝条件不足等原因导致武汉容易发生内涝。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15年上半年,武汉以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着力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统筹解决内涝问题,将武汉市建成能有效应对暴雨的水安全城市。

卫星遥感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人工硬质材料表面,如建筑物、道路等。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团队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武汉从1987年到2020年间的城市变化结果,使用专业模型研究分析了不透水面与城市内涝的关系。

遥感影像显示,随着城市的发展,红色代表的不透水面面积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绿色代表的透水面面积有所减少。

这就为有针对性的改造指明了方向。结合这一研究,更为科学的规划设计就有了可能——老城区有序进行改造、新城区按“海绵城市”理念科学规划……这有效改变了既往仅仅依靠经验进行决策、建设的不足。

随着具有针对性的建设工作的加强,透水面、不透水面的变化趋势有了不同。近年来,尽管城市仍在继续发展,但武汉市透水面面积减少趋势变缓,建成区不透水率在逐渐降低,不透水面的总面积增长趋势变缓。

这意味着,当强降雨来袭时,除去湖泊蓄水、植被等自然物体能够吸水之外,武汉新增的“会呼吸的地表”能和排水泵站一同“吸收”雨水,减少内涝。

事实上,早在2007年,李德仁院士团队就开始用卫星遥感研究武汉不透水面面积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8年后,这一研究得以应用于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规划、建设、监测、验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市民吴传民今年切实感受到了武汉的变化。2016年夏天,大雨袭城,武汉内涝严重。他所居住的武汉南湖附近一个小区的渍水最深处约1.5米,许多汽车泡在水里,近千居民被困家中。

吴传民家住一楼,积水漫过家里约1米。危急时刻,吴传民把大孙女放进一个空澡盆,其他人抱着5个月大的小孙女,大家绕过四处漂浮的地板和家具,最终才把两个孩子交给窗外的救援人员。

今年7月,窗外大雨依旧,家中却未受渍水侵扰。吴传民一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究竟如何?能否持续发挥作用?

李德仁院士团队对武汉“海绵城市”示范区青山区、汉阳四新新区进行长期监测发现,改造过的区域,透水面有所增加,渗水能力明显增强。

“今年,包括武钢在内的青山区没有发生大面积的积水问题,市民反馈很好。”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海绵公司总工程师曹利勇笑着说,“暴雨过后,业主们在社区微信群里津津乐道,直夸这项工作解决了民生难题。”

除了地面改造外,欲告别“看海”,提升抽排能力也是关键。

武汉市水务局副局长程建军说,2016年,武汉市总抽排能力仅为980立方米/秒,排涝能力相当于只能应对一年一遇的降雨。此后,武汉先后建成江南泵站、后湖泵站四期、四新泵站等一大批末端防涝泵站,目前,中心城区总抽排能力已提升至1960立方米/秒。

同时,自2016年起,武汉每年对易渍水点进行分析,并发布渍水风险图。4年前,武汉市内渍水点超过100个;在今年强降雨期间,大部分的渍水点没有出现重度渍水,渍水对城市运转的影响程度显著降低。

强化对江河湖泊的保护,是武汉告别“看海”的另一个“秘籍”所在。

武汉坚持从严管理,着力避免城市建设对湖泊的侵蚀与破坏,让湖泊在城市改善环境、调节气候、防洪调蓄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抽排能力、从严保护湖泊……多措并举之下,今年汛期,武汉的内涝情况明显好转。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减少城市内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用国产卫星为中国发展实实在在做些事情。”这是李德仁院士经常对团队成员讲的一句话。

出品人:汪金福 唐卫彬 陈凯星 周亮

监制:贺大为 周甲禄 钟昊熹 李鹏翔

策划:李梦婷 丁新珂

记者:梁建强 王自宸 冯国栋 李伟 田中全

实习生:李雪 关晴 邓畅 聂慧超

联合出品: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湖北分社

来源:新华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