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中国北斗已在世界前列 湖北布局发展正当时

刚刚也看到,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成功,中国的北斗技术已经站到了世界前列,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这三个系统一起来为全球用户服务。那目前,中国的北斗技术有何特点?老百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到北斗?为此,我们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也是专访了刚刚荣获了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刘经南院士,他也是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的开拓者,听听他如讲述北斗三号系统背后的故事。

早在1994年,中国就启动了北斗系统工程的建设,目标就是打造出自主控制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经过26年的研发建设,北斗已经在太空中布局了55颗卫星,可以对地球进行全方位的定位和信息追踪,而刚刚完成组网的北斗三号系统,普通服务精度在5米范围内,比其他国家卫星系统精度提升了一倍,而它新增的一项技能,就是可以通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告诉记者,北斗三号系统对地面的短消息通信,短消息的长度可以达到1000个汉字,短消息同时发送给用户可以达到1000万个,这个巨大的通信功能,也可以传递图像、视频,甚至很多其它的通信方式。

在北斗三号系统的多年研发过程中,刘经南院士和他的武汉大学团队也参与其中,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上都做出了贡献,在他看来,北斗三号系统还与时俱进的,增加了搜救功能,让北斗能发挥更大效应。

通过吸取了马航在全球范围内搜救没有结果这个教训,北斗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搜救,不仅是海洋、在沙漠、在无人区,我们的搜救有个特殊功能,我们是双向通信的,只要你发出搜救信号,我们马上在组织搜救的同时,告诉你我们正在组织搜救,你在附近不要继续发报了,那会浪费电源,这是世界上目前搜救功能里面的一个创新。

高高在上的北斗,老百姓如何能使用到呢?刘经南院士认为,北斗的最终效果,是人来体验获取感知,湖北的北斗产业应该结合百姓生活中所需的场景来进行研发应用,建立一个北斗产业的全产业体系,一颗芯、一个端、一张网、一个平台,如何跟5G结合,如何跟车联网、智能驾驶结合,来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服务。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编辑:谢梓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