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招生政策全解读 部分高校以实际行动支持湖北

各高校招生章程陆续发布

距离高考还剩不到20天时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正在陆续发布。各高校在招生政策上有哪些新变化?招生计划、录取方案上又有哪些新调整?


今年,一些高校的高考招生计划有所增加。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招生总计划从去年的4650人增加到今年的5250人;南昌大学的本科招生规模由去年的8010人扩大到今年的8150人。在录取上,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承诺,在专业志愿不少于6个的省份招生时,实行专业志愿零调剂。考生报满志愿且不重复,将百分之百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

与此同时,今年大部分高校将不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以往,很多高校都会设置1—5分的专业志愿级差。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一个分数级差才能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徐帅: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并分配专业。换句话说,高分考生所填报的第六专业都会享受比低分考生的第一专业更加优先的录取优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将由普通批次调整至提前批次招生,以吸引高质量生源。很多高校还为医学类招生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政策。



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金柏江:对于报考南开大学且符合医学类专业体检要求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填报医学类专业,入档后保证全部录取,不受各省份投放计划的影响。

一些高校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湖北,华东师范大学特别增设了 “湖北新生奖学金”,每人将专项奖励5000元。受疫情影响,今年各高校的招生宣讲主战场转为线上,一些高校新颖的宣讲方式,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 甘萍:比如,邀请知名学者带领考生网上走进实验室,组织在校优秀大学生为考生进行学科答疑。



山东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刘传勇:专门开设了直播节目,请知名教授来讲专业的一些特色。

对标社会需求 调整专业招生

记者同时了解到,很多高校积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对招生专业、人数等进行调整。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今年约有180所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各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也各具特色。比如,北京化工大学结合学校“大化工”特色,以“人工智能+”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动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今年新增的大数据与数字地球方向,将着眼于数字信息技术与地质学的高度融合。华中师范大学则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包含五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240人。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 夏立新:集中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各高校还积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为顺应“健康中国”大战略,复旦大学今年新增口腔医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新增“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面向国家战略部署,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新增了全国首个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新农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则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王秋旺: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国际能源科技前沿,适应能源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重大需求。



同时,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今年高校中一些特色不鲜明或就业需求不大的专业被撤销。广东省高校撤销专业17个,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撤销了摄影等7个专业,广州大学撤销了工程造价等5个专业。



山东省高校撤销本科专业18个,其中,德州学院撤销了动物科学等5个专业,青岛大学撤销了边防管理等2个专业。

强基计划:王牌基础学科专业 特色培养

今年高考,自主招生退出舞台。重在为国家整个基础学科储备和培养人才的“强基计划”开始实施。在首批36所试点高校中,各高校都拿出了自己基础学科的王牌专业招揽强基人才,录取学生在入校后的培养机制上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各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中投入的招生专业,均为历史积淀深厚、学科实力雄厚、国家人才紧缺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类等11个专业。复旦大学在汉语言(古文字学方向)等8个专业开展“强基计划”招生。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潘伟杰:文史哲、数理化生,再加上我们基础医学,我们8个专业都是在教育部的第4类学科评估当中是A类的专业,这是国家真正基于基础学科高端人才的培养的这样一个全链条的设计。

在培养上,各高校对录取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本硕博衔接培养,强调国际交流。

复旦大学提出,将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构建国内外导师双向互动,为学生提供国际顶尖课程和实验室资源。同济大学将推行“2+1+X”方案,为强基计划录取考生量身打造“本-研衔接”的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陈宇光:“2”指的是两年的基础学科强化,“1”指的是基础学科强化后,进入交叉课程的学习,“X”是第四年,学生(通过专门的渠道)进入博士学习阶段。

同时,各高校还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选择空间。南开大学强基计划设有双向进出机制,普通类型考生表现优异,且有相应志趣,就有可能进入该计划。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在特定考核中,达不到继续培养要求,可退出强基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推行留白式培养,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外,为学生自主选择留足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濮晓龙:比如横向上,学生跨学科修读其他院系的课程;纵向上,学生甚至可以跨学段修读研究生课程。

据了解,目前强基计划已经完成网上报名,高考结束后,将进行校测。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