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拉开大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2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2020年“账本”。
这100多个账本中,有一个高频词特别显眼:在财政部预算出现16次,农业农村部预算出现21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算出现16次,自然资源部预算出现18次……
这个频频出现于中央部门预算中的词就是“过紧日子”。
受疫情冲击影响,今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非常时期必须有非常措施。2020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有诸多新变化、新亮点。
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空前
多部门“三公”经费砍掉超50%
部门预算是一个部门的“账本”,明确了部门一年的收入和支出。2020年中央部门公开的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等8张报表,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今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以上率下、节用裕民,有利于向社会释放明确信号,增强社会信心,带动共克时艰。”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说。
中央部门预算显示,各中央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空前。
比如,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2592948.72万元,比2019年执行数减少426833.86万元,降低14.1%,重点压减了公用经费和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农业业务培训等项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同时重点保障了农业产业扶贫、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与2019年执行数相比,税务系统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压减155.45亿元,特别是大力压减了培训、因公出国、公务接待、会议、差旅等一般性支出,其中,培训经费压减75.01%,因公出国(境)费压减65.1%。同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直接用于纳税人、改进纳税服务等支出。
“三公”经费,也就是因公出国(境)任务、公务用车费用和公务接待费支出,历来备受关注。财政部2020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为2446.61万元,比2019年减少3003.87万元,下降55.11%;文化和旅游部预算2329.09万元,比2019年减少2418.89万元,下降50.95%。此外,农业农村部下降37.3%,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下降 54.98%,自然资源部下降37.91%。
“压减支出并非是全面压缩,而是要有保有压,该办的事、该履行的职责要更好保障。今年的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文件中,对于如何压减都专门做了说明,可以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监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项目支出预算更加透明
预算安排、绩效目标都要明确
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还有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加大了项目支出预算公开力度。
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重要部分。“推进项目支出预算公开,有利于督促各部门改进预算编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部门公开的项目数量为83个,相较去年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教育部“‘励耕计划’教育助学项目”、生态环境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项目”、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等。公开的项目内容包含项目概述、立项依据、实施主体、实施方案、实施周期、年度预算安排、绩效目标等。
比如:生态环境部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项目情况进行了说明。该项目共涉及165个二级项目,按照滚动支出预算编制原则,实施周期暂定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调整。在支出计划上,2020-2022年该项目拟安排58340.15万元。
科学技术部对“科技专项业务费”项目情况进行了说明。“科技专项业务费”包括科技文献信息专项、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三个项目。2020年拟安排该项目一般公共预算57700万元。
中国民用航空局介绍了飞标适航项目情况。根据业务性质,该项目细分为四类子项目:“飞行标准审查费”、“适航审定审查费”、“机场运行审查费”和“证照印刷考试考务费”项目。2020年拟安排该项目一般公共预算7553.03万元,并明确了绩效目标和指标。
加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每一笔钱都用到刀刃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到刀刃上、紧要处。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和龙头,也是预算执行绩效监控和事后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对于落实资金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自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近年来,财政部大力推动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基本实现了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绩效目标公开工作也取得显著进展。
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公开范围逐年扩大,2017年中央部门预算中首次公开了10个项目的绩效目标,2018年、2019年分别公开36个、50个,2020年增加到109个,是上年的2倍多,不仅增强了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意识,也提升了部门预算透明度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财政收支矛盾越是突出,越应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重视从目标入手,加强预算约束下支出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用合理的预算标准控制预算支出规模,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说。
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安排突出绩效导向,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比如,自然资源部对“遥感业务运行及数据保障”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了说明。该项目年度资金总额14916.15万元,年度目标包括:开展陆地、海洋遥感卫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及卫星关键技术预研;开展地面和应用系统运行维护建设,等等。同时,设置了一系列绩效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
文化和旅游部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绩效目标进行了说明。该项目年度资金总额10000万元,年度总体目标包括推动艺术作品跨省区巡展、巡演,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后备力量,等等。同时,明确了一系列绩效指标,比如大型舞台剧滚动资助数量 ≥20 部,资助项目完成舞台演出、展览场次≥400场次,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扶持数量≥60人。
“通过公开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进一步敞开了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履职的‘窗口’,有利于督促部门提高责任和效率意识,完善政策、改进管理、优化预算安排,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单位加强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对于这100多个中央部门预算,公众如何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2020年,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展示,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新闻多看点>>
“国家账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账本”上的钱从哪里来?根据预算法,我国政府预算由“四本账”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80270亿元,比去年下降5.3%。
“国家账本”上的钱花到哪里去?以一般公共预算为例,2020年支出247850亿元,比去年增长3.8%,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
不同于往年,今年“国家账本”中有一项特别的“账目”——抗疫支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支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企业纾困解难、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大助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前期出台的6月前到期的主要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延长到今年年底,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努力稳企业保就业。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
——多渠道筹集资金
今年将赤字率从去年的2.8%提高至3.6%以上,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有效对冲疫情造成的减收增支影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盘活使用力度。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今年,基本民生支出要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中央本级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地方财政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三公”经费。
——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新增加的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安排给地方,要不折不扣用在落实“六保”任务和减税降费等方面。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并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地方解决基层特殊困难。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来源:长江云综合经济日报、新华视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