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湖北这一条例正式发布,事关你的家乡!

1月17日

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审议通过《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以下称条例)

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从法规制度层面搭建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成为全国首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在省级层面率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样本。

《条例》共十一章,七十七条。

《条例》中有哪些民生亮点

一图速览!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条例》的意义更好地读懂《条例》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洪波接受记者专访对《条例》进行权威解读

记者:湖北省为什么要对乡村振兴进行立法?

陈洪波:

政策是法规的基础,法规是政策的保障。要通过地方立法把“党言党语”转化成“法言法语”。

制定条例是全面推进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从法规制度层面总结实践经验,补齐制度短板,有利于为推进我省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记者:为何选择在2020年这个关键节点表决通过条例?是否全国领先?

陈洪波: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这个时间节点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能够更好地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工作思路。

据了解,《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省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省的贯彻实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记者:《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通过实施后,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哪些法制保障? 

陈洪波:

一是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同时,明确提出了发挥乡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乡村居民意愿,保障和维护乡村居民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机制。

二是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三是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评价机制。

记者:这部条例解决了哪些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陈洪波:第八章“支持措施”从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一是解决好“钱”的问题。重点是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二是解决好“地”的问题。根据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内,明确促进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规定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用好、用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健全农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解决好“人”的问题。重点是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专业人才。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提升乡村专业人才工资待遇,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乡村居民福祉。

一是条例将“增进乡村居民福祉”作为立法目的之一,在条例第一条明确作了规定。同时,在总则部分明确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乡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障乡村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乡村居民合法权益。”

二是在“产业发展”一章中,明确规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保障小农户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三是在“生态宜居”一章中明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是在“乡风文明”一章中规定“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进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乡村居民基本文化需求”。

五是单设“民生保障”一章,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乡村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

编辑 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