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外部环境,我省一季度经济呈现了超预期的好局面。
我省首季经济,呈现了哪些重要的趋势?如何看待这个圆满的“开门红”?如何保持良好态势,接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解析我省一季度经济形势。
湖北GDP增速重回“8”时代!
4月18日发布的我省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同比增长8.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自2017年以来,我省季度经济增速首次重回“8”时代。
这是一个圆满的“开门红”——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开局良好。
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有力的“开场”,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强劲动力。
顶住压力,态势“超预期”
“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环境中,湖北经济高位开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趋势良好,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好于预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居全国前列和中部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领跑中部,交出了一份让人提气、提振信心的优质答卷。
细读“一季报”,经济“超预期”不仅表现在速度的加快,更体现在正在形成的“势”——
增长,更具稳定性。8.1%的增速,创下近3年同期最高,且持续快于全国,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增长态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区间;从增加值核算因素看,22项GDP核算指标升多降少。
增长,更具支撑性。研读一季度经济数据,一个明显的现象凸显:湖北经济正在获得协同性更强的要素支撑。
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工业,高位开局,增速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新高。主要行业多点发力,工业增长面同比扩大9.8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90家,一改近年来增长缓慢的局面,拉动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
投资,稳增长的“定海神针”,增速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快于全国的优势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省投资连续10个月保持在10.5%以上的增长区间,增速中部领先。
资金,畅通经济的“血液”。一季度我省同比多增贷款626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资金流入、留在湖北的态势更明显。
增长,更具协调性。一季度,大部分市州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15个市州工业增速在8%以上,10个市州投资增速高于或与全省持平,14个市州消费增速高于全省或持平,去年市州分化加剧的情况明显改观。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经济显现出的“优”,展现了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
投资结构有优化。全省工业投资、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 12.8%、13.7%,均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新兴经济发展的“进度条”不断加速,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增长逾50%。
消费结构有优化。新零售、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较快,限上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2.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9个百分点。
发展质效有优化。财政收入质效双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税收占比提升至77.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省发改委表示,一季度我省经济高位起步,速度与效益互促互进,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势头好。
抓紧抓早,成绩来之不易
成绩来之不易。政策利好叠加,释放市场活力。国家密集出台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系列改革举措;省委、省政府频频出手,精准施策,引领发展,去年以来50余项新政“靶向”发力,聚焦动能转换、项目谋划、优化环境、强化创新等多方面,为全省经济“穏中有进”打开了空间。
立足开门红,抓早抓紧抓实。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敲响警钟:紧绷思想,超前谋划,全力拼搏“开门红”。
春节后,我省狠抓工业开工率;召开现场会,提速投资及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着眼“开局事关全局”,各市州提升气场抓项目,提速增长抓调度,重大项目开工高潮迭起。
2月11日,新春首个工作日,年味还未散去,基地项目、工厂车间已是热火朝天。武汉,四大“国字号”基地建设争分夺秒,夯实发展之“芯”;襄阳,展开抓企业复工、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的“新春攻势”;宜昌,新建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车水马龙……拉满弓、绷紧弦、铆足劲、拼开局。
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省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5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67个。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释放经济活力潜力。
审时度势,省政府对经济形势“旬分析、月调度、季结账”;动真碰硬,派出15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督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和项目落地。
保持定力,创造性作为
开局良好,但“变中有险”,不可盲目乐观——
下行压力加大。多方信息表明,经济发展仍面临复杂环境,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1月至2月,全国工业增速回落至5.3%,为近10年同期新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工业仅增长3%、3%、3.6%。根据历史经验,我省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反映的时间比沿海地区迟滞6至12个月,稳增长任务艰巨。
工业高增长不可持续。一季度,我省烟草制品业增长32.6%,对工业增长拉动大。但烟草属于计划生产,高增长不可持续;作为我省第一大产业的汽车业,尽管3月由负转正,但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新兴产业势强力弱,“小马”难拉“大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虽增长15.3%,但占比仅9%左右,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不足15%;新技术项目投资大、见效慢,“远水”难解“近渴”。
展望未来,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新机遇的红利逐步释放,特别是当前稳货币、松信贷、宽财政、活市场、补短板及降税费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将带来更多利好。
从先行指标看,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4.8%,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3月我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回升至扩张区,显示市场信心向好。
对此,省政府要求保持战略定力,放眼半年“双过半”,“卡表推进”——
加快实施“一芯两带三区”战略。编制产业地图;推进“芯屏端网”和大生物两个万亿级主导产业,打造增长新引擎;制定十大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对应每个重点产业的专项基金。
狠抓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跟踪推进662个续建项目、311个新开工项目;制定“谋划库、建设库、达效库”工作考核办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一张网”,6月底前实现政务服务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研究出台新一轮降成本政策。
敢字当头、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省政府要求,创造性作为,在担当作为中破解难题,持续打开经济发展新局面。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毛紫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