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上购买健康险3年增长11倍

“保障范围一目了然,一个月只要交几十元,我看到就毫不犹豫地下单了。”4月2日,家住武昌的高女士在用微信支付购物时,意外看到微信里可以买保险,浏览了一下后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一款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一张健康险保单。

微信、支付宝等手机APP里,都开起了保险超市,健康险、意外险、车险应有尽有。手机里买保险靠谱吗?这又给传统保险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每月几十元,手机里买保险

现在哪里买保险最方便?可能要数微信、支付宝等手机APP。

打开手机微信,点击“保险服务”,即可进入微保小程序。微保是腾讯旗下保险平台,截至3月1日已有9037万名用户。这一平台,相当于一个精选的保险货架,20种左右产品来自于人保、太平洋保险、泰康在线等多家公司。

微保货架上,产品分类一目了然,包括住院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定期寿险、意外伤害保险、出行保险、车辆保险。每个类别有1种至3种产品供选择购买。与传统渠道相比较,微保平台提供的保险产品均为消费型产品,没有储蓄理财型产品,健康险一般每月几十元即可购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选择了其中一款重疾险,发现该产品由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保障范围覆盖包括恶性肿瘤、脑中风等高发的100种重疾,保额分为10万、30万、50万元3挡。投保、理赔都充分依靠微信的移动支付体系。从出生30天至65周岁均可投保,根据年龄保费不等,记者选择50万元保障,系统自动给出的价格是每月保费90元,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在线提交支付即可完成投保手续。

在支付宝APP中,也有着“蚂蚁保险”平台,除了提供健康、意外、旅行、车险等保险产品,还有家庭财产险、手机碎屏险等品种,合作公司更多、种类更丰富。

健康险最火,3年增长11倍

条款复杂、费用高、理赔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保险消费者。互联网保险平台出现后,凭借着平民化投保门槛和高效理赔服务承诺,迅速占领市场。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互联网保单量在5年间增长了18倍,约有75.2%的网民接受互联网保险,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支付渠道成为互联网购险首选。

各险种中,互联网健康险增长尤为迅速。3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互联网健康保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规模从2015年的10.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22.8亿元,3年增长了11倍。

一般而言,拥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并不直接参与保险产品的设计开发,而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保险销售平台。具体投保、理赔,都是消费者与各保险公司直接办理,互联网平台起中介和监督作用。在腾讯微保平台上,理赔在线提交资料即可,无需原件,15个工作日可赔付到账,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理赔进程,如果遇到理赔纠纷还可提交到微保平台来解决。

保险产品的设计,需要健康等大数据的支持,而这正是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所在。因而,一些互联网平台,还结合自身数据和保险公司共同设计更契合用户需求的“定制”产品。

减人减网点,保险公司“瘦身”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背景下,一些新型“轻量化”的保险公司开始出现。

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由泰康人寿发起,总部位于武汉,是继众安保险之后全国第二家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公司。该公司没有沿袭传统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告别庞大的销售代理人队伍,主要依赖自身网络平台和微信、支付宝、京东等各大互联网平台销售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养老保险、车险等产品。

传统保险公司面对新环境,有着怎样的变化?

“近两年,保险代理人规模有所缩减,互联网渠道的影响是一个因素。”一家在湖北市场份额排前三位的人寿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说,现在该公司众多产品都在自身网络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销售。

互联网保险的一个特性是“简单”,这也与近年来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相吻合。保险公司相关人士称,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强调“保险姓保”,推动保险回归保障的本原,市场上附加很多复杂的理财、返本功能的保险产品逐渐减少。“过去,一单保险缴费上10万元的很多,保险代理人佣金提成可观。这两年,这样的产品少了。”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告诉记者。

保险向互联网平台转移,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不可否认,过去一段时间,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存在过度营销现象,还有一些保险公司或代理机构的营销电话甚至让消费者产生强烈反感。互联网保险,则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张阳春

编辑:谢梓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