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红色教育
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张腾飞 田欢
“在黄冈见习体验感很好,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回去后,我会向同学们宣传推荐黄冈”……8月25日,北京大学“知行计划”党政机关见识实践黄冈团,结束一个月的见习后不禁感慨。
7月28日,实践团9名成员来到黄冈,分别安排到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市教育局等单位开展见习实践。他们有的是硕士研究生、有的是本科生,专业涵盖计算机技术、行政管理、文艺学、医学教育等领域。
在黄冈,他们参观走访龙头企业、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深入黄冈人才服务阵地,体验人才在黄冈的生活日常,感受黄冈市委、市政府引才、育才、留才的诚意。
校地携手,搭建人才交流桥梁
在黄冈城区调研参观
从北京大学校园到黄冈革命老区,从未名湖畔到遗爱湖畔,9名成员以基层实践为笔,为红色土地书写人才赋能新篇。
此次,北大“知行计划”学生见习实践团赴黄冈见习,是北大与黄冈的首次校地合作。源于7月1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国林带队赴北京大学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一次跨越千里的握手,为校地携手搭建了人才交流桥梁。
“要大胆把北大学生放到重点岗位、吃劲岗位,让他们在难事急事中锤炼本领;要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情感上关心。”7月28日,在北京大学“知行计划”黄冈党政机关暑期见习实践活动见面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国林对各接收单位提出具体要求。
为确保见习实践取得实效,市委组织部为北大学子发放了见习补贴,统一安排入住人才公寓,并提供就餐补助。各接收单位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对一”见习导师,全程指导岗位工作,助力北大学子迅速完成从校园到机关的角色转换。
“从初到黄冈时的热情接洽,到见习全过程的精心组织,你们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为我们营造了安心、舒心、暖心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实践团成员在感谢信中的一段话,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据悉,自2018年启动以来,北大“知行计划”以引导学子扎根基层为目标,持续为有志于选调工作的北大学子明确就业方向,鼓励更多在校生立志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基层沃土中践行青春担当。
扎根基层,岗位一线锤炼初心
到红安接受红色教育
进企业、入农门、下社区、上工地、走田头,深入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一线……
北大见习实践团来到黄冈后,在融入基层日常中触摸发展脉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干事创业的前沿。
作为实践团团长,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与,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市委组织部的见习工作中。她深度参与人才科日常事务,系统学习职能职责和业务流程,重点了解我市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和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与工作机制。
“从事人才工作,沟通协调能力是基本素质,既要协调部门,更要与学会与人才打交道。”张与说。
“主要领导的座位牌要居中,主持席放在左侧”的会场布置准则,“图表不跨页、字体要统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徐梦佳在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见习中,从“细节”里读懂了市政府工作的严谨与温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何美兮,在市委宣传部见习期间。全程参与“大思政课”活动。“从敲定活动主题、打磨实施方案,到跟进每一个落地环节,近一个月的观察、参与,不仅让我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基层实际,工作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19岁的云南昭通女孩余靓虹,是实践团里年龄最小的成员。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她在市文旅局参与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审定。“此前,课堂上抽象的“文物保护”,在基层实践中变得具体而鲜活:每一份资料的核对、每一处遗址信息的确认,都是在为老区的历史记忆“建档立卡”。
来自四川绵阳的王熙源,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本科生。初到市政数局数字规划和基础设施科见习时,她曾以为数据工作不过是“在系统里操作、跟着流程走”,但实际参与后彻底刷新认知:“似冰冷的数据背后,牵动着每一位市民的办事需求。”
“局里的前辈们,不是在写材料,就是在夏日烈阳下跑项目调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童晶在市住新局见习期间,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者的“拼”与“韧”。她说:“这种扎根一线、攻坚克难的精神,让她对‘基层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行走黄冈,解锁多元发展密码
到蕲春调研中医药文化
在工作之余,市委组织部、市人才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实践团成员,走进黄冈城区、红安、蕲春、英山等地开展调研。从黄冈城区的产城融合、红安的红色基因,到蕲春的中医药文化、英山的绿色生态,在行走中解锁老区多元发展密码。
在黄冈城区,实践团以“千年黄州 产业新城”为主题,打卡东坡赤壁、苏东坡纪念馆、市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沉浸式感受“东坡文化”的深厚积淀。他们还深入光谷第九园及科峰传动、铭普光通、黄冈伊利等重点企业研学交流。“东坡文化+高新产业”场景,为他们搭建认识黄冈、融入黄冈的实践平台。
在红安,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红安县七里坪革命烈士遗址遗迹、七里坪镇华润希望小镇、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观看红色实景宣讲演艺《我和我的红安》……在红安,他们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深入了解黄冈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实践团成员还聚焦蕲春中医药文化,开展“探访时珍故里 传承中医文化”主题研学。成员们走进李时珍纪念馆,追溯中医药文化根源;深入蕲艾小镇、蕲艾种植基地,观察蕲艾产业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在蕲春艾灸馆体验艾灸疗法,在蕲艾科技集团了解中医药现代化创新成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彭权明感慨:“蕲春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蕲艾大健康产业势头迅猛,未来我愿尽己所能,助力中医药科普推广,让黄冈中医药文化影响更广。”
在英山县,成员们参观湖北英创汇智精工有限公司,感受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实力;走进九龙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心与草盘地镇岩河村党群服务中心,见证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的融合成果;在毕昇纪念园沉浸式体验活字印刷文化,品味英山特色茶药的独特韵味。
“一程山水,一程教化;一步一景,一步一悟。每一次参访,都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通过深入的调研,北京大学中文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涂凌云告诉记者,在边走边看、边学边悟中,不仅加深了对黄冈的认知,更对老区的多元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传经送宝,助力学子规划未来
到英山参观龙头企业
8月15日,北京大学“知行计划”黄冈党政机关见习生宣讲会在黄冈中学拉开帷幕。9名北大学子为200余名黄高学子,带来一场涵盖学习方法、心态调整、志愿填报及专业就业前景的干货分享会。
这既是基层实践的成果分享,更是一堂为黄冈中学学子加油鼓劲的高考“金课堂”。
宣讲会前,成员们参观了黄冈中学校史馆和凝晖楼。在泛黄的老照片里、在校史故事中感受黄冈中学深厚的办学底蕴与丰硕的育人成果。
分享环节,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经历,将北大的学习生活、求学路上的感悟娓娓道来——
2020年,徐梦佳以优异成绩从黄冈中学走进北京大学,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他以“过来人”的提醒学弟学妹:“我们不仅要做善于考试的人,更要做‘读懂’考试、能掌控节奏的人,别让分数困住成长的脚步。”
张与分享了自己从财务管理跨考到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经历,细致讲解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避坑指南”,还结合行业趋势分析了两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有跨专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参考。
彭权明从专业设置、录取分数到未来职业发展,逐一解读,为有志从医的学生点明方向。
何美兮、吕丽平等7名学子围绕高中生物、物理、语文等学科传授学习心得、心态调整经验,还详细介绍了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城市管理等专业的特点与就业前景等,鼓励同学们“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一步一步走稳”。
“聆听了优秀学长的分享,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在备考的‘长跑’中找好自己的节奏,有个好心态才能跑得更远!”“成长不是在一瞬间就能脱胎换骨的”……黄冈中学同学们纷纷畅谈感悟,话语里满是收获。
“高三如何平衡强弱科”“强基计划备考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北大文科专业学习压力大吗”……在自由交流环节,面对黄冈中学学生抛出的问题,实践团成员一一耐心解答,为学弟学妹们扫清困惑。
一个月的见习转瞬即逝,9名北大学子带着在黄冈的收获与感悟,即将重返燕园。但这段“从校园到基层”的经历,早已在他们心中种下“扎根大地”的种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