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生态养殖“牛”劲足 乡村拓宽致富路

金秋十月,暖意融融。蕲春县狮子镇康庄农场内一派繁忙景象:农场工人穿梭在大棚间,熟练地给黄牛投草喂食,打理牛舍,成群的黄牛或悠闲踱步,或低头采食,生机盎然的画面,尽显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

近年来,狮子镇花凉亭村立足本地独特的地域条件,依托悠久的黄牛养殖传统优势,因地制宜将畜牧业确立为村域主导产业,通过“强基础、延链条、促增收”的发展路径,让黄牛养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花凉亭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养殖大户率先探索、示范带动,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切实助力农户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充分调动农户参与黄牛养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带动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花凉亭村创新探索出“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重点培育壮大肉牛养殖主体,推动产业从“零散化”向“规模化”迈进。

如今,村里的养殖主体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康庄农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成长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规模化养殖示范农场;蕲春县蕲家畈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占炬华,投入200万元在花凉亭村一组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采用“生态放牛+集中圈养”的模式发展黄牛养殖,不仅自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还带动周边17户农户加入养殖队伍;花凉亭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标准化牛舍、完善防疫设施,逐步推动肉牛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转型,成功打造出“花凉亭牛肉”特色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全村黄牛养殖规模,引领村民走上特色养殖促增收的康庄大道。

“我们每天早上九点前把牛赶到山上放牧,傍晚五点前再赶回来,纯天然的养殖方式让牛肉肉质格外鲜美,根本不愁销路,经常被抢购一空。”花凉亭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金涛一边给牛喂着草料,一边轻抚着健康壮实的牛犊,脸上满是笑意,“现在合作社每年能增收90万元,还为10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经过近五年的深耕发展,花凉亭村的黄牛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今年,全村养殖大户已有8家,黄牛存栏量达1300多头。“我们村的黄牛,吃的都是天然草料和玉米秸秆,绿色又健康。而且8个合作社都安排了专人负责清理牛舍大棚里的牛粪,还有人专门赶牛到山间放牧,既保证了养殖生态,又提升了牛肉品质。”花凉亭村党总支书记何洪福介绍起村里的产业,难掩喜悦之情。他表示,下一步,村里计划引进优质企业,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壮大养殖业发展规模,促进村集体与农户双向增收,让村民的生活真正“牛”起来。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