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黄冈职院学子景区“飙戏”,8天吸引近3万人次游客观看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是我成为‘文旅人’后的第一场实战。八天的经历充满挑战,也让我迅速成长。接下来,我要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六边形战士’……”10月9日一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姚霞在朋友圈写下新的目标。

这个假期,姚霞与50多名同学坚守在红安将军红四方景区,参与演出景区新推出的行浸式互动剧目《大别山抗战》与《红安永远红》八天时间,演出累计吸引近3万人次观看,现场反响热烈。

一群“00后”在红色演艺中蜕变成长

今年4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红安将军红红色文化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该校社会体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生率先走进红安,参与景区大型红色实景剧《红安永远红》的排练与演出,开启了“红色演艺+专业实践”的创新教学模式。

20岁的胡怡是第一批赴红安的学生。几个月来,她陆续饰演了小护士、女学生、主持人等不同角色。尽管表演仍显稚嫩,她却觉得收获满满:“以前知道红安是革命老区,但感觉是飘着的。现在不一样了,通过演绎角色、感受他们在战火中的坚守,红色精神真正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因此,在第二批学生参演时,胡怡选择继续留下。她说,要在这里完成属于自己的成长“战役”。

来自麻城的施宇性格开朗、个性鲜明,和胡怡一样,第一批实习结束后也选择留下。假期有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出去玩,他说:“在这里演出比旅游更有意义。”站在舞台上,他不仅理解了红安精神,更将这份精神传递给观众,让更多人记住那段“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峥嵘岁月。

第二批参演学生胡盛泉说,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对他而言是一次“自我救赎”。曾经性格内向、总爱窝在宿舍打游戏的他,如今在舞台上愈发大方自信,即使面对满场观众也不再紧张。剧中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了他,让他学会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蔡婧茹也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以往容易悲观的她,如今看待问题更加积极乐观;生活中不再挑食,也开始理解父母的不易。尽管起初父母反对她来景区演出,但看到她一点一滴地进步,态度也逐渐转为支持。

在红色文化中谱写青春之歌

“没想到我们的学生这么优秀!”10月6日中秋节当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东山、刘明涛等一行来到红安将军红四方景区,看望慰问假期仍坚守岗位的学生。第一次现场观看学生演绎的《红安永远红》,刘东山难掩激动:“好几处情节都让我深受触动,尤其是最后全场齐唱《歌唱祖国》时,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

刘明涛也为学生的表现感到欣慰:“天气这么热,同学们在舞台上全程奔跑,却依然精神饱满,确实进步很大。”

景区负责人李文齐同样对学生赞不绝口。在他看来,这些“00后”学生大多在蜜罐中长大,却能迅速适应景区偏远、生活不便的环境。在演出方面,他们同样全力以赴:除了参演《红安永远红》,还在节前紧锣密鼓地排演了新剧《大别山抗战》。

李文齐介绍,这两部剧是景区的“明星产品”,黄冈职院学生的参演比例高达80%。假期期间,演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8天吸引近3万人次观演,其中多日单日售票近千张,不少观众选择同时观看两部剧。

演出也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来自武汉的张女士特意带8岁的儿子前来观演,她指着孩子手中的“抗战小战士”纪念徽章说:“这趟亲子游超出预期!”剧中“陈大柱”冲锋时,孩子不停喊“加油”——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书本更让孩子理解历史。

胡盛泉说,如果实习结束后有机会,他愿意留下来,用自己热爱绘画的特长,继续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谱写青春之歌。

李文齐表示,景区未来将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他们在红色文化传播中持续发挥生力军作用。

记者王慧 通讯员冯爱利 吴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