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在胶片显影中感受长江的温度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完整地看完一部电影?在这个信息奔涌的时代,只需指尖轻划屏幕,海量信息便如瀑布般倾泻而来。两小时的观影过程被压缩成三分钟的“速通模式”,故事中的悲欢离合来不及沉淀,就被淹没在无尽的“下一个热点”之中。我们一路追逐效率,却似乎渐渐丢失了慢下来的能力,丢失了与故事深度对话的耐心。



9月29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在这样的“快”时代里,电影周带来了一次“逆流而上”的展映,一批需要静心品味的抗战老电影,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长江,是一卷奔流不息的文化胶片。若将长江的河道铺开,它便是一卷漫无尽头的老胶片。江水奔涌,恰似时光放映机的转动;沿岸的战场遗迹与英雄丰碑,则是这胶片上永不褪色的历史画面。此次电影周所展映的抗战影片,正是从这条“长江母带”中剪辑出的珍贵片段。一格一格,记录着先辈的呐喊与牺牲;一帧一帧,显影着那段战火纷飞却精神峥嵘的岁月。当我们凝视银幕,开启的不仅是一场观影,更是一次沿着“光影长江”逆流而上的精神溯源。江水滔滔,带不走胶卷中定格的民族魂。

在和平的晴空下回望历史的硝烟,平静的江水中倒映两岸的烽火。正是今日的安宁,赋予历史影像更深刻的解读空间——战火的轰鸣,必须置于和平的静谧中聆听,才能读懂其中的悲壮与警示。当我们安坐在影院舒适的沙发椅上,在黑暗中感受银幕上的炮火纷飞,这种现实与历史的反差,恰似一个冲洗胶片的暗房,让我们得以在安全中凝视危险的警告,在静默中听见历史的回响。长江从战火中流淌至今,本身就如一部民族从创伤走向愈合、从抗争走向新生的漫长纪录片。

“慢下来”,是对抗遗忘的仪式。长江的“慢”,从来不是迟缓,而是一种从容的力量。它从唐古拉山脉出发,穿越峡谷平原,奔赴大海,诠释何谓“行稳致远”。江水不因人间的急躁而改变节奏,它只是流淌,不舍昼夜。这种“慢”,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力。当我们允许自己沉浸于一部老电影完整的叙事中,便是在练习一种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在重建与历史、与内心的连接。这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选择用沉静对抗浮躁,用完整对抗割裂,用铭记对抗遗忘。

因此,当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的邀约传来,我们不妨暂别信息的湍流,走进影院,在影像中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当灯光暗下,那从历史深处流淌而来的江涛声,正轻轻地提醒我们,慢下来,才能让历史的影像清晰显影;静下来,才能让和平的回响震耳欲聋。这趟沿着“光影长江”的精神溯流,注定会成为快时代里一次珍贵的精神补给。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